致富稻,幸福稻(逐梦)
一
走进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小站稻”种植区,600多亩水稻,沉甸甸的稻粒压弯穗头,清风吹拂,香气袭人。2200多米的木制栈道蜿蜒伸向稻田深处,村民们带领着来自各地的游客漫步栈道,如在金色的波涛里行走。
“小站稻”是清代淮军统领周盛传率部在津南小站地区屯垦开发生产的优质粳米。会馆村位于马厂减河南岸,是当年周盛传阅兵和开会的场所,会馆村因此得名。
2022年9月23日,正值秋分,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设在会馆村。开幕时,会馆村“小站稻”种植区里一派丰收和欢庆的景象!
登上9米高的瞭望塔北望,绿色的、红色的、浅绿色的、黄色的和紫色的“彩稻”,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近一个半世纪的春种秋收,“小站稻耕文化”已经深深植根在当地稻农的心中。当地民俗俚语常常打上“小站稻”的印记:“小站稻”金不换,一家焖饭满街香……
会馆村党支部书记、57岁的郑加林,14岁时就跟着母亲学会了插秧,唱着“小站稻”挠秧号子在稻田里干活。那时候,马厂减河引来的是南运河的水,水含腐殖质,种稻味道香。可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严重了,不能种水稻了,“小站稻”从此销声匿迹。
2016年底,郑加林在村两委班子会上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恢复种植“小站稻”。有人听了直摇头,列举诸多困难:“水稻水稻,没有水怎么种稻?还是种高粱玉米省心省事。”“种水稻好是好,可农田基本建设得从头再来,挖水渠建闸涵,平整土地,咱手里哪有这么多钱?”“几十年不种水稻了,手艺都失传了,谁还会插秧呀?”
郑加林说,复种“小站稻”,困难是不少,可大家想过没有,农民不种地,天大的理由也说不过去。要种就种“小站稻”,一亩水稻的收入比得上5亩高粱。再说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在我们手里丢了呀。马厂减河的水不能用,就用村里闲置的两口机井的水。挖渠平整土地是不容易,但村里有的是壮劳力。至于资金困难,向镇里请示帮个忙。一开始投入是多一点,但以后年年都会有收益。
郑加林一席话说得大家点头称是,但他没有急于拍板。郑加林知道,复种“小站稻”,没有村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是干不成的。第二天,他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把决定权交给群众。意想不到的是,听说复种“小站稻”,许多村民举双手赞成!一些老稻农对“小站稻”更有感情,他们跟郑加林说:“农田种植现在都机械化了,不需要多少劳动力,我们把日常田间管理管起来就行!”这让郑加林十分感动。
郑加林又向镇领导汇报,并立下“军令状”:“第一年试种300亩,种不出‘小站稻’,我宁愿辞职!”镇领导支持他,还在资金上给了帮助。
2017年春节刚过,地皮还残留着冰碴,郑加林带领的农田基本建设队伍就行动起来了。他们先是把村里的两个坑塘清淤、加深,面积一共有50多亩,为的是把机井水抽出来软化,还可以收集雨水。
紧接着,开挖灌水渠和排水渠,又是一个多月苦战,开的水渠长达8000多米,可以围着村子绕好几圈。
然后是平整土地。耕地好办,稍加整理即可,可有90亩闲散地是村民的老房台,高低不平,还特别硬。“小站稻”秧田标准相当高,几百亩地高低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否则插秧机无法工作。这个活儿凭力气干不来,肉眼也看不出来。郑加林就找来一台挖掘机和一台激光平地机参战。他还不放心,每天举着个水平尺,跟在机器后面检查验收。春寒料峭,他却跑得浑身是汗。
2017年秋天,第一年试种的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000多斤。村民们吃上久违了的“小站稻”。70多岁的老稻农郝文成说,他家分了4亩责任田,以前不是种棒子就是耩高粱,靠天赏粮,苗都出不齐。如今吃上“小站稻”,日子都香喷喷的。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一些散乱污作坊企业被关停,马厂减河的水质也越来越好了。2022年会馆村“小站稻”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亩产1100斤,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元。
谈到“小站稻”的发展,郑加林信心十足:“新的一年我们计划建民宿,修观光小火车,把‘小站稻’种植区建设成一个农业观光园,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现在每天来会馆村的游客很多,以后来观光的人还会更多。我们要让人们在吃上‘小站稻’的同时,体味浓浓的稻耕文化。”
百年沧桑、风姿绰约的“小站稻”,如今不仅成为会馆村手里紧紧端着的“饭碗”,而且实现了“小站稻”单一种植到农旅结合的华丽转身。
二
天刚亮,苏利军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委会的会议室,打开“数字化农业智能检测监测系统”的大屏幕。屏幕中,全村1900亩“小站稻”的身姿和生长环境尽收眼底。
正营村每一块稻田里都埋着数字感应器的探头,田埂上立着多功能气象站的采集器和监控镜头。风力、风向、风速、土壤水分以及水的盐碱度等数据,准确无误地“写”进大屏幕。苏利军把数据一一记入笔记本,仍不放心,还要骑上电动自行车,到每一块田里实地查看。全村的“小站稻”分布在村边6个地块,最远的那块地有400亩,距离村子将近6里地。苏利军从头到尾查看一遍,需要两个多钟头的时间。
苏利军是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正营村党总支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他已养成习惯,每天要是不下地看一看“小站稻”的模样,摸一摸“小站稻”的腰身,心里就不踏实。
这套数字化农业智能检测监测系统,是正营村“小站稻”实现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精品化种植的一步新棋。设备是2022年插秧时安装的,投资20多万元,只要连上网络信号,拿着手机在哪里都能看见村里的“小站稻”。
2019年,正营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目的是把村民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聚小田成大田,恢复种植“小站稻”。他们吸收村民入股,按土地、人口和户籍性质核定股份。1432户村民,持股13997份,土地使用权不变,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2020年,头一年恢复种植的“小站稻”就大获丰收,亩产达到1000多斤,村民们每股分得稻谷90斤,每人按4股计算一共360斤,碾米250斤,折合人民币1120元,是流转收入180元的6倍多。村民们高兴地说:“‘小站稻’是咱的幸福稻啊!”
2021年北闸口镇举办“稻香节”,正营村“小站稻”种得多种得好,“稻香节”主会场就设在正营村。人们在田边搭起一个临时舞台,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这样还未尽兴,人们手拉手肩并肩,走到金灿灿的稻田边,唱着跳着,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
正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很大,运来的一车车稻谷堆成了山,装载车还在不断地加高谷堆。人们把稻谷装满一个个麻袋,过了秤,封了口,有几辆农用三轮车,专门把一袋袋稻谷挨家挨户送到村民家里,这是他们按股份得到的丰收果实。
看着村民们喜悦的神情,苏利军心里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
2021年初,苏利军主持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提出开发种植精品“小站稻”的想法。他说,咱村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是没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藏粮于技”,提高经济效益。过去人们盼着“吃饱”,现在呢,人们希望“吃好”。生产精品“小站稻”是我们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目标。
大家点头称是,也有的投来疑惑的眼神。这精品“小站稻”,到底怎么个“精”法呢?苏利军告诉大家,这可有严格的标准。选优地、用优肥、育优种、浇优水,连包装都是无公害材料。也就是说,精品“小站稻”从孕育到出生,从吃喝穿戴到“长大出嫁”,四个字:环保、绿色;一句话:让“小站稻”脱胎换骨,焕发新生机!
他们下的功夫可真叫大!先是选地块,土地水平如镜,地块得风近水,土壤毫无残毒,最后在村委会东侧选定了200亩。精耕细作,绝不施化肥,底肥用鸡粪、猪粪和豆饼等有机肥;追肥呢,从内蒙古买来生物液体菌肥,每亩每次160斤,随水浇灌,绝对环保。每天检测一次水质,盐碱度不可超标,稍有变化,立即用软化的机井水稀释。种好稻必须有好种,他们和天津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签订共建协议,引进优良品种,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还聘请了本村两位水稻种植能手担任技术顾问,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按标准执行。
2022年10月,精品“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000斤。苏利军拿着两个稻穗,一大一小,大的200粒左右,小的160粒上下,粒粒饱满,色如黄金。他告诉大家,小的就是精品“小站稻”,产量略低,但品质高,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
三
辛庄镇白塘口村二趟河畔,草绿水清,水稻扬花。
即将成熟的“小站稻”,在风中摇曳。浅浅的水田里似乎风平浪静,殊不知,这里面潜伏着“千军万马”。这些精灵只有在两个时候才肯抛头露面:一个是傍晚,管理员喂食的时候,霎时间蜂拥而至、你抢我夺;再一个是皓月当空之时,它们成群结队地爬上田埂或伏在水边,不断吹着泡泡……
它们就是稻田蟹。
50多岁的王玉春祖祖辈辈种植水稻。前些年,村民们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进厂打工,还有的跑起了网约车,王玉春却喜欢农业生产,从小不怕吃苦受累,主动找村里承包了150亩闲散地块,种植起了“小站稻”。他买来两个大集装箱摆在二趟河边,一个住人,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一个当仓库,农具、稻种、肥料摆放整齐。两个集装箱之间搭了个凉棚,把家里的一套桌椅拉来权当餐厅。孩子已经考上大学,吃住都在学校,不用他和老伴操心。夫妻俩打点行装,告别舒适的楼房,吃住都在集装箱里,专心种植“小站稻”。
这些年风调雨顺,他们的“小站稻”年年丰收。王玉春还是不过瘾,他听说稻田可以养鱼、养蟹,搞立体经营,心里就一直发痒。老辈人能在盐碱地里种出水稻,我们新时代的农民更不能落后,一定要干出个好样子来!他和老伴商量,能不能在稻田里养河蟹呢?这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让天津人吃上自己养的河蟹。
2017年小满节气,有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复种“小站稻”,王玉春就开始在稻田里养蟹了。头一年养蟹没有经验,他试养了60亩,花1万块钱买了500斤蟹苗,一下子都放进去了。天天喂河蟹,却看不见河蟹吃食,到了秋天,才收获100多斤河蟹,赔了本。他向区农业技术中心请教,原来是蟹苗放得太多了。
第二年,他专门到宁河区河蟹繁育基地参观学习,还购买有关河蟹养殖的书,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河蟹的生长要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扣蟹和成蟹几个阶段。水稻立夏时插秧,小满时放蟹苗,1斤蟹苗60多只扣蟹,1亩地放5斤蟹苗就可以了。扣蟹在稻田生活130天左右,脱壳四五次,脱一次壳长大一圈,国庆节前后,水稻收割之前,河蟹长到三四两重,就可以捕捞了。
河蟹的习性是昼伏夜出。王玉春不怕辛苦,每天夜里借着月光观察河蟹的生活规律,确定了喂食时间:傍晚和皓月当空的时候。喂的食料也讲究,主食是煮熟了的玉米粒和泥鳅等,副食是田里的腐殖质、蠕虫、昆虫及小鱼虾。煮熟的玉米粒,可使蟹黄醇厚;泥鳅可使蟹肉筋道,味道鲜美。
王玉春把一个稻田蟹脱壳的视频发给我看,软绵绵的身躯,硬是从铁壳般的盔甲里全须全尾地退出来,即刻在水田里奔跑,真是神奇!
稻田蟹生活在稻田里,或贴着田泥爬,或在稻丛中穿行,磨出了一身铁甲,蟹爪也坚硬有力。水稻为稻田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品”,稻田蟹又以自身的生存为水稻贴上绿色生态的标签,优势互补,品质提升,既增加了种养经济效益,又拓宽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2022年,王玉春的“小站稻”亩产达到1100斤,每亩还收获稻田蟹50多斤,每斤稻田蟹的市场价在40元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哩。
他高兴地说,“小站稻”真是我们的致富稻与幸福稻啊!
赵偲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