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青椒谈】扎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2-08 16:48:00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常华仁(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助理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将其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加以推进,把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八省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接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之路,推进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使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道路方向

  党的领导是保证民族地区现代化沿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的关键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从战略全局高度来把握民族关系、谋划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指路领航。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发展工作的领导,才能确保民族地区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把牢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来认真谋划、稳步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保证民族地区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需要看到,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要把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转化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现代化道路的强劲动力和不竭源泉。要做到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问题,统筹协调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问题,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凝心聚力的重要钥匙。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平等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才能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激发主动投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活力。

  不断与时俱进,把握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立足新发展阶段,认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新情势。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对民族地区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率和公平,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跨越式现代化发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在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内涵、要求方向、时代意义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路线和方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路线图。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把创新放在推动现代化的第一位置,更加重视技术、知识、人才等要素在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协调理念,统筹协调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障碍,实现城乡、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坚持绿色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坚持开放理念,要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主动作为;坚持共享理念,在发展过程中让更多方面参与,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着力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破除行政体制束缚,强化产业链分工配套和区域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激发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需求动力,催生各方市场主体协力推进现代化的活力。提升和优化产业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持续安全和稳定增长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统筹谋划,把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也是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其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进一步实施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继续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上适当倾斜、予以扶持。同时,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即推动多层次的国内经济交流和与国外边境贸易,将政策的外部效应进一步转化为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实现良性互动、持续发展。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布局。优化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为产业发展壮大创设优越条件。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普遍脆弱,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布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守护各族人民共同的生态家园。

  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大就业、产业、后续配套设施等方面帮扶力度,持续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脱贫地区发展活力和后劲。同时,要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沿边开发和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充分利用了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有效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贸易结构调整。要更加主动地将民族地区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统一起来,制定更加有为的政策、开展更加深入的行动,提高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加大对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