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写有百余名旅客的交接簿
“小唐,我下午4点半左右到车站,乘G1583次列车回江西上饶老家。”近日,视障旅客姜南耀熟练地给浙江嘉兴车务段嘉兴南站“红船”雷锋服务站打电话说。客运值班员唐春娥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在《重点旅客服务交接簿》(以下简称“交接簿”)上登记好相关信息内容。
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唐春娥就已经在车站门口等候了。见到姜南耀后,她热情地上前迎接,一手帮他拎着行李箱,一手牵着导盲杖引他往检票口走。“我在嘉兴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经常往返于嘉兴与上饶老家之间。2019年知道车站有个‘红船’雷锋服务站后,每次出行前都会提前告诉他们出行的时间、车次,要麻烦这些年轻人送我上车。”姜南耀言语中充满了信任与温暖。他说:“交接的次数多了,大家就成了‘老朋友’。”
刚把姜南耀送上列车,旅客鲍海利又急匆匆地跑到“红船”雷锋服务站求助说:“我妈妈要到南昌西站换车去昆明。可是她年纪大了不识字,行李多还带个小孩。我担心她换乘不便,你们能不能提供帮助?”唐春娥又拿起笔,把鲍海利的母亲所乘坐高铁的车次、车厢和座位号,以及在南昌西站换乘列车的详细信息,都记录在了交接簿上,并喊上同事何庆柏一起去帮忙拿行李。将鲍海利地母亲送进站后,唐春娥在站台上填写好单据,利用列车停靠时间同列车长办好交接手续。
2023年春运开始至今,已经有百余名老幼病残孕和其他需要帮助的特殊重点旅客的名字被记录在了嘉兴南站交接簿上。嘉兴站的交接簿上也写有50名旅客的名字和乘车服务信息。用唐春娥的话说,这些外表普通、边角磨损的交接簿,是他们客运服务的“宝典”,里面记录了一名名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大小“宝贝”。
嘉兴南站地处南湖畔、红船旁,是沪杭线上的一个重要的高铁车站,2010年10月开通运营之初,就与嘉兴站同步组建了两个“红船”雷锋服务站,车站青年职工踊跃加入志愿服务。13年来,一波接一波的青年职工从这里走出成为客运骨干,又有一批又一批新的年轻职工进来,接力传承着这本交接簿。
最初的时候,这本交接簿只是简单的横格记录纸,值班人员要记录一整段内容来传达信息给列车长。唐春娥介绍说,现在的交接簿上,旅客姓名、车次、到站、车厢席位、联系方式、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等都是表格样式化,重点信息一目了然,还有一页复写联给到列车长,让列车长交给旅客到达的车站工作人员,做好接续全程服务。
嘉兴南站的这本交接簿,不仅用来办理日常旅客交接,还有一部分重要内容是“重点常旅客”信息归档。车站青年职工们留心积累,摸索规律,把服务两次以上的旅客记录在册,除了姓名、联系方式、乘车区间外,还会备注旅客类型是视障旅客还是轮椅旅客等内容,以便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一位体重较重的轮椅旅客,服务站就会提前安排两三个青年职工去帮忙;一位视障旅客没有家属接站,青年职工就会把他送到公交车站台,把到站信息交接给公交车司机;一位旅客近期做过手术,青年职工推轮椅时就会更加小心……
截至目前,嘉兴南站记录在册的“常旅客”有200余人,他们中最多的一年内接受了服务站青年职工近30次的志愿服务。该站青年职工丁梦婕说:“这样的积累非常好,大家都成了‘老朋友’。有的旅客来电时,我们就可以快捷地知道他的服务需求,甚至有的旅客来电话,我们一听声音就知道他是谁。”
嘉兴车务段党委书记董伟鑫说:“‘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嘉兴南站、嘉兴站要以交接簿为抓手和纽带,让青年职工主动发现旅客困难、了解所需、真情服务,把‘红船’边的这份爱心和温暖接力传递给旅客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