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任务全面完成

发布时间:2023-02-16 16:43:00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近500万人克服重重困难,历时近3年,获取了数十亿条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全面完成了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对助力提升我国灾害防治能力意义显著。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500万人“跑”出了数十亿条数据

  据悉,这数十亿条数据囊括了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等。

  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段)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水利行业完成了全国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查,获取了干旱致灾调查数据7万多条。

  另外,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等。

  庞大数据的背后是近500万调查人员的辛勤奔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介绍,此次,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就有260多万人参与普查,他们对每一栋房屋都进行了调查,“跑”出了每一栋房屋的数据。高峰时期,在调查系统后台可以看到,有40多万人同时在线填报普查调查数据。

  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虽然有些行业部门组织开展过单灾种致灾因子的调查,但开展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普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循。”郑国光如是说。

  此次灾害普查开创了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

  曲琦介绍了在此次调查中住建领域的很多“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在今后工作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用好普查数据,大力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

  当前,正值春季防火的重要节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介绍,在此次普查中,各级林草部门实现了四个“首次”:一是首次建立了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技术体系;二是首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三是全面调查了历史火灾、野外火源、减灾能力等三方面底数;四是构建了分植被区域、分类型的可燃物模型库。

  在陈雪峰看来,此次普查相当于对森林草原火险隐患以及防火工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深度“体检”,通过“把脉问诊”,从而进行“对症下药”。

  当前,相关方面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