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履职故事 |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菲:“纺织女工”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3-02-17 16:22:00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纺织技艺,从古时手工织布纺纱,到如今机器代替传统手工,来自山东的“纺织女工”王晓菲用手中丝线将中国纺织的过去与未来串了起来。

  2003年,王晓菲从纺织技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纺纱工作,如今,她已在德州恒丰集团细纱车间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

  在车间里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纺织厂环境差、噪音大、三班倒,到处飘着微小的“棉花毛毛”,到了夏天,车间内更是高温高湿。

  “我回家也曾给家里发过牢骚,也埋怨过工作累。”王晓菲说,每当懈怠的时候,她看着优秀的同行凭借出色的技术引领行业的例子,让她继续坚持了下去。通过五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王晓菲在2008年的全国技能比赛中等到了机会。她从公司、全市、全省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拿到了全国技能比赛的冠军。

  在这个古老的行业中,王晓菲并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解同事们的劳动强度,2007年,她和同事一起,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试验,创造了“紧密纺绕皮辊斜接头操作法”。

  “当时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正向抵管接头法,看似简单的操作,应用之后,我们一个车间的43台车每班用工减少了6人,但产量增加了一吨多。同时,纱线断头率也降低了近五成。”王晓菲说。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王晓菲说。

  2018年1月,王晓菲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这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责任更大了。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对王晓菲而言,代表履职是一项完全陌生的工作。“我还记得,第一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时候,我通过向‘老代表’学习、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学习怎么搞调研,怎么写调研报告,如何审议各项报告。原来自己只关心自己这个行业,做了人大代表以后,我开始让自己了解更多的行业,努力学习法律和政治知识。”

  出身基层,王晓菲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其他人相比,自己更能了解、理解一线技术工人的难处。这些年来,她更是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和社区,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2019年,公司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王晓菲技能大师工作室”,她开始从事技能培训工作。她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他们之中有的获得了省劳模,有的被评为首席技师。

  然而,在培训过程中,她发现许多一线的员工干了好多年,虽然经验十分丰富,技能也很高,但是没有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渠道。

  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一方面关系到工人的待遇,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学习和晋升的机会。而在当时,纺织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掌握在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手中,企业还没有发言权。

  于是,王晓菲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快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建议。2020年,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同年底,山东人社厅印发《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王晓菲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回复。2021年她所在的公司获得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双资质。

  “通过自主评价,我们为1000多人解决了技能等级认定问题,他们拿到了技能补贴,待遇提升了,获得感强了,干劲儿也更足了。”王晓菲说。

  5年过去了,回顾自己的履职经历,王晓菲坦言,自己也有一些遗憾。“疫情这几年,我调研的机会比上一届代表要少一些,有一些工作不得不通过线上完成。”

  如今,王晓菲已不再是当年的“懵懂新人”,她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更多了。“从今年开始,我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深入地走进各行各业一线工人当中,了解大家的心声。”

  说起今年两会关注的问题,王晓菲表示:“一个是希望国家可以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一线工人的职工文化深入人心。另外,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包括技术人才的就业问题、待遇问题等等。”

  记者手记

  “手舞银丝织彩梦”的代言人

  叶雨婷

  初识王晓菲,是在去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她在大屏幕里,身穿一套淡粉色西装,讲到自己首创的新纺织技术手法时,她用手熟练地向摄像机演示了一遍。

  纺织工人这个词似乎离现代化、网络化的社会非常遥远,但他们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网购衣物一件件快递到家中时,我们似乎都已经忘记,每一个线头、每一个接缝,都留着纺织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

  她说,“近20年的车间一线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工匠精神既存在于‘高、精、尖’的产业和领域,也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里发光出彩。”这让当时身在现场的我深受触动:全国人大代表这一群体,来自各行各业,而王晓菲正是用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张“中国纺织”的形象照。

  在采访过程中,王晓菲总是谦虚地说,作为人大代表还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自己对法律知识了解得不多,也在不断地补课。但事实上,她关注的那些工友们工作生活的一件件小事、琐事,正是民众期盼、促进行业发展的实在事。

  作为新时代的纺织女工,王晓菲们是“手舞银丝织彩梦”的“经纬构造者”,他们用创新和努力擦亮中国纺织制造品牌,也期待更多的青年技术人才加入这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老又现代的行业中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