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地方科技创新政策最新趋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日前,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明确了各地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志民从中发现,“不少省份都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关键位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2023年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在涉及科技创新的相关章节中,科技、教育、人才、企业、改革等是高频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智库建设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所所长李哲认为,各地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考虑,是在区域层面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部署安排。
李哲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政策三者出现在同一章节的背后,本质上是为了增强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等一系列思想理论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基于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安排。
他说:“原有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组织方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激烈而持续的国际竞争合作,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支持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这不仅体现在国家整体层面,在各个地方层面,这类问题可能会更突出。”
从具体举措上,李志民注意到,北京市重视发挥首都科教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强调凝聚效应,以建设高水平、规模化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依托本市南开、天大两所重点高校的教育优势,提出探索“学科+人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政府助力高校与产业园区的“握手”;上海市作为我国的商业中心,更强调灵活的政策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
他认为,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政策落脚点在于凝聚人才,“高度肯定了人才是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前置要素”。
谈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统筹发展的内在联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认为:“教育体系必须松绑,解放思想,然后才有人才辈出,最后才是科技创新的涌现。”
其次,各地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相关政策密度较高。李志民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创新主体”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到新高度。
李哲表示,经过多年积累,我国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以往呈现出重大变化,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上都实现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0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各地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因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最终都需要通过企业来实现。
李志民看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中,重庆、内蒙古、安徽等省份都提出要实施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河南、江苏、江西等省份提出要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期待未来企业将更活跃地参与到科创链条中去。
李哲则期待看到,企业科技创新的分工能够进一步增加,进而提升效率,比如龙头企业聚焦行业共性技术,隐形冠军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独角兽、瞪羚和科技孵化器企业面向新兴技术等。此外,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具备完整工业(技术)体系的国家之一,希望为不同技术路线提供高度多样性的市场需求,能够反过来促进技术的更新迭代,进而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空间。
谈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相关问题时,李哲注意到,各地面临的议题大体有三类:一是前期改革成果的落实落地和推广扩散,比如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中关村等地的试点示范政策;二是根据国家重大任务需求要完善的与科研活动相关的政策,比如各地提出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高校院所综合授权改革,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等方面,主要导向是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提高积极性;三是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这涉及大量的创新政策,如广东等地开展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国际风投创投中心等建设,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这些政策所对应的内容,也正是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所在。
在分析创新和产业、经济相结合的相关政策时,李志民说,多年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不好落地,不好“变现”;另一方面,企业虽然有需求,但多数不可能专门养起一个自己的科研队伍。他认为,科研院所和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应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避免科技发展“一头热”,充分提高市场效率。
如何合作共赢?李侠坦言,“如何破解经济困境”是所有地区的共性问题,产业升级转型艰难,促使各地区试图通过科技与企业的联姻解决当下困境。他认为,为避免科研机构与企业两张皮现象,应该尽量促使科研目标与企业诉求相衔接,实现科技助推企业,企业反哺科研机构的双赢局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