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福建宁德屏南县:文创产业助力传统村落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23-02-24 10:57: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宁德2月23日电(记者 张玘云)青壮年离乡务工,老年人留守家园——前些年,屏南县的传统村落渐显“空心化”——2012年,屏南县龙潭村仅剩100多人,成为实打实的“空心村”。为了有效激活乡村动力、兴旺农村业态、推动人才逆流,屏南县推行了“三引三创”创新机制,出台了“引进高人、引来新人、引回亲人”为目标的文创人才政策以及“创新古民居租赁模式”、“创新古村修缮模式”、“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文创促进古村复兴,油画“造梦”美丽乡村

  2015年,为助力乡村发展,激活乡村文化价值,屏南县引进林正碌、程美信等艺术团队20多人。团队教村民学画,在网络上销售,再吸引外来艺术家驻村,用文化创意活动来提升人气、复兴古村,是林正碌团队入驻漈下、双溪、龙潭等村的目的。在这里,林正碌团队开展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油画)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免费教周边村民画油画。

  一开始大家不以为意,甚至带着质疑。“画油画有饭吃吗?”是漈下村村民黄余清和林正碌说的第一句话。林正碌则拍着胸脯向她保证,一定会把她的画卖出去。不用出钱,免费学画,还能挣钱,黄余清决定试一试。在第一幅画被林正碌挂在网上卖出去,拿到了180元的收入后,黄余清转变了心态,对学习油画更上心了:“比我们务农赚钱多了!”

  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拿起画笔进行创作,上至86岁老人,下至6岁儿童,画画成了村里的一件流行事。86岁的高奶奶擅长画十二生肖,所画的“戌狗”经常缺货。黄余清的油画“挂霜葡萄”很受欢迎,一幅画最高可以卖到两千元。

  “过去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表达能力很差,都没有想过出去打工。”仅仅几年,作为林正碌团队第一批学员的黄余清已经成为了龙漈书画院油画助教,面对提问对答如流。

  文创项目推动之后,屏南县有300多名贫困户、残疾人通过作画卖画增加收入,培养残疾人画家40多名。双溪安泰艺术城“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吸引了国内外3万多名艺术家、学者前来考察学习,有的还转型为驻创画家或农民创客。

  在文创兴村的路上,传统农民开始转变心态。村民学画不仅打破了“城市阳春白雪”与“乡村下里巴人”之间的文化边界,还提升了村民个体的获得感和价值感。过去大家因自家房子古老破旧而感到自卑,如今已经从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生出了深厚的自我认同感。

  公共画室、艺术空间、四平戏博物馆、龙潭酒博馆......众多文化项目建设应运而生,仅龙潭村就有3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传统村落正朝着文创艺术村转型,村子的活力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也加强了,一副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淳朴干净的乡村生活成为人们的向往。

  老屋修缮力保特色,新老村民共谋发展

  在发展文创产业的同时,屏南县并没有忽视对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先后对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500多栋古民居分门别类实施抢救性修复。为了保证“修旧如故”、“一屋一特色”,老屋修缮采用原生态、低碳环保的传统技艺,还成立了工匠协会,组建了5支以传统工匠为主共100多人的具有屏南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修缮队伍。

  此外,屏南县全面推行“老屋认租15年模式”——年租金每平方米3元、租期15年,试行村级项目建设“工料法”管理模式,根据建筑形式与特点,引进“新村民”认领复活老屋并进行以“文创”为导向的活化利用,以低门槛高进阶的方式吸引新老村民创业。

  江西人胡文亮就是受益人之一:“我来这里并不是心血来潮,一味追求诗和远方;事实上,这里创业成本低,而且物流、交通都很方便。”作为被吸引来创业的龙潭村第一批“新村民”,胡文亮的民宿一年租金还不到千元。此外,他还在龙潭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卖龙潭红粬黄酒。精心设计过酒瓶和外包装的红粬黄酒销量很好,曾在短时间内营业额暴增。村民帮酒坊打包装酒,也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漈下村的自在花时民宿是屏南县第一家民宿,老板两夫妻虽然都是屏南县人,但一直在外生活。妻子吴梅妹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2015年,是她第一次来到丈夫的老家漈下村:“我老公以前也不住在这里,我们来了之后就觉得很淳朴、很纯净,没有一点商业的感觉。”本是来避暑游玩的她一眼就爱上了这里,果断在村里租了几栋老房子,改造成了一家三进院的民宿与乡村咖啡屋,“2016年夏天我们来了之后,就没离开过这里。”吴梅妹笑着说。今年春节期间,吴梅妹的民宿满房率达80%。

  屏南县实行“一人一议”、“一人一策”方式引进文创人才,致力于让各类人才“想来”、“留得住”、“放心得下”,建立“‘新村民’出资、驻创艺术团队免费设计、村委会代为建设”的古屋修缮模式,返乡创业的人和“新村民”数量不断增加,仅龙潭、四坪两村长期居住的国内外“新村民”就达100多人。

  2012年仅有100多人的龙潭村,在2022年底,常住人口已达近千人,且以青壮年为主。全县文旅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近2万人,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多亿元,是2012年的4倍。

  过去的“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轻人向往的网红村,戏曲节、开酒节、丰收节......多样民俗活动在这里举办,传统村落正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