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修:践行工匠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国情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杨永修表示,想要真正践行“工匠精神”,需要敬业,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生追求的事业;需要精益求精,将技术做成艺术,将细节做到极致;最重要的是,需要有爱国情怀。
“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全场响起30多次热烈的掌声,足以证明报告引发了代表们的共鸣和认同。”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杨永修兴奋地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赞。
对于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杨永修而言,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表示,要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为民生发展建言献策。
杨永修虽身在一线,却心系企业未来。今年全国两会,杨永修围绕“推进新能源汽车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家自主高端数控设备研发,提升制造质量水平,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加快职业本科建设,服务区域支柱产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杨永修看来,“掌握了核心技术参数,就相当于掌握了精密制造的钥匙。”因此,他在全国两会期间,呼吁国家应加强自主高端数控设备研发,提升制造质量水平。
在汽车工业领域,高端数控设备主要应用在零部件制造中,例如在缸体、缸盖、变速器壳体、底盘副车架、转向节等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生产中。杨永修介绍,国内数控设备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高精密零部件长时间切削加工中,保证生产精度一致性上还不稳定。
杨永修直言:“当前,在高端数控设备方面,国内企业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关键的零部件、基础高端材料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优质大型铸锻件、高性能电机等大都依赖国外进口。数控系统、编程和制图软件等方面更是存在‘硬伤’。”
因此,杨永修建议,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规划。围绕国内需求市场,加大高端设备的研发投入,确保研发成果市场化。以重点实验室为引导,在国内多个区域建设多个分子重点实验室,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要进一步加大核心部件的研发力度。杨永修建议,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大型机床厂为主导,围绕核心零部件、数控系统、特殊材料等关键技术,提前规划创新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联合体。
作为在中国一汽成长历练的技术领头人,杨永修自觉担起技能传承的责任,积极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介绍说:“我们师徒工作间有11人,专攻方向是数控铣床加工技术,主要围绕红旗整车底盘类零件及复杂金属零件的精密数控加工,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以杨永修为带头人建立的吉林省师徒工作间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项目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三大方面,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快速试制、集成制造等多项试制技术研究。
统计数据显示,该工作室累计培训1200多人次,自主解决技术难点60多项,培养徒弟20余人。学员获国家技能竞赛二等奖,包揽吉林省技能竞赛前三名和长春市技能竞赛前六名;学员获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集团级及以上荣誉115项,其中国家级荣誉33项,为中国一汽培养、储备了更多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
在《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中,杨永修结合吉林高质量发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提出创新打造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事实上,在中国一汽,还有很多像杨永修一样在一线与技术“死磕”的人才。长期以来,中国一汽都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以奋斗奋进者为荣”的人才理念,2022年全年引进高层次、成熟人才近1500人,培养“双星”工程107人。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一汽才能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全面扫描汽车产业前沿技术,聚焦“关难急卡”技术窄口,突破安全信息编码算法应用开发技术、自主空气悬架开发技术等334项关键核心技术,在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其中,红旗品牌实现45项关键技术搭载应用,产品力持续领先。解放品牌实现40项关键技术搭载应用,巩固领先优势,为接下来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想要真正践行‘工匠精神’,需要敬业,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生追求的事业;需要精益求精,将技术做成艺术,将细节做到极致;最重要的是,需要有爱国情怀。”杨永修表示,未来他将与团队继续探索创新,加强技术传承,进一步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好民族汽车品牌的“护旗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