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创沃土 激发青春动能 成渝经济圈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成渝地区迎来新的发展热潮。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重庆采访时了解到,众多海内外青年人才寻获了更多机遇和资源,在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股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蓬勃生机正在西南大地涌动。
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不久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科技创新文化节”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举行。在此期间,该院召开了建院66年来的首次医院人才工作大会。
该院党委书记许平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是一次全方位、体系化的人才建设动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支持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
许平介绍,重医附一院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近悦远来”的人才培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推动科技创新。
该院将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最大限度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已投入第一轮3年期学科提升工程“学科创新基金”7140万元,“青年卓越人才基金”“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和“学科带头人储备人才基金”共计3290万元。
35岁的重医附一院教授周新雨是受益者之一,“卓越科技人才基金”等青年人才配套项目为他解决了开展临床研究的后顾之忧。
周新雨建立了全球首个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试验数据库,系统比较哪些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提出氟西汀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唯一推荐药物。该方案改写了中国药监局和美国FDA用药规范,同时被写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七国的抑郁症防治指南。
“两项青年基金就是我科研道路上的‘第一桶金’。”周新雨表示。32岁时,他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如今,周新雨常常把“抢抓发展机遇”挂在嘴边,“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挑历史重任,努力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创新创业的新动能
在医疗机器人的赛道上,35岁的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了把自己的公司称为“非主流的新生力量”。
2014年,王了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另外一所英国名校读博士的机会,回到重庆,进入生物医药领域,致力于高端医疗器械的原发原创。
“推动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为大众谋福祉,我们将以绝对的性价比为行业带来根本改变。”王了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多年的自主创新让她有底气说这些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截至去年5月的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四大高地,我国约80%的上市企业、90%的国家一类新药、85%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来自这些区域。
王了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全自动智能胶囊机器人、消化道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是近年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标志性成果之一。
王了表示,创新属于“难而正确的事情”,从幼芽长成大树非常艰难,但是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给了她很大信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夯实智能产业、生物医学发展基础”、“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对医疗机器人的技术攻关和装机台量提出明确要求。
有赖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样是海归创业者的杨欣玥为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拓展方向。不久前,她随企业家考察团来到高竹新区,计划为“数字高竹”打造“智慧乡镇”,对汽车配套产业、乡村振兴事业、当地未来配套发展进行数字化改造。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
1991年出生的杨欣玥2014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后,到硅谷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工作。与很多投资人深入交流后,她发现国内的机会更好。2016年,杨欣玥带着智慧社区的创业计划回到重庆。
既没有团队也没有资金的杨欣玥,在重庆海归人才交流大会上多方推介“智慧社区”项目。她得到重庆两江新区组织部人才引进小组的认可和帮助,入驻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创立重庆市艾尔伴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大数据打造安全便捷的智慧社区。
2020年,艾尔伴家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之一,与来自川渝地区的30多家智慧城市相关企业成立“川渝海归·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整合、业务拓展。
杨欣玥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智慧名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的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都为企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为实现更长远发展聚合力量
在“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后,重庆大学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设置5个研究中心,38岁的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付乾担任低碳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四川大学也成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在建设成渝经济圈的政策背景下,双方正在谋划共建碳中和技术相关的川渝重点实验室,共同致力于碳中和技术的研究。
“目前,国家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碳中和的实现主要是从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付乾表示,可再生能源自身的波动性、间歇性导致其不便于储存,致使“弃风、弃光”量大,他们的研究就是致力于解决能源大规模存储问题。
“在找到金饭碗之前,不能砸了铁饭碗。这句话与我们目前研究要达成的目标类似。”付乾表示,一些老牌电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路径就是通过提高燃烧煤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而他们的技术正是从根本上提供助力。
前段时间,重庆大学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政府引进的一些川渝地区的头部企业与学校进行融合培养,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培养能力。作为新能源与储能系系主任,付乾也十分期待青年一代能够在政策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成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鼓舞了我们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重庆大学团委书记于佳佳在与同事们交流中发现,大家从各自领域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和产学研创新结合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求加大两地科技交流比重。“盘子做得越大,我们青年教师才能在其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更有利于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于佳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谭权洁 曾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