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步入复苏轨道 政策聚力多路挖潜
今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多项数据释放出内需加快恢复的暖意。从部委到地方,也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中之重,密集部署和出台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的一揽子举措。
当前内需是否已经有效恢复?如何分析下一步的形势?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内需已经步入复苏轨道,需求收缩的压力有所缓解。当前提振信心仍是关键,要加大扩内需的政策力度,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潜力。
多项数据释放暖意
内需步入复苏轨道
涌动的人流、踊跃的展商、热络的接洽,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外客商云集,在展览面积、品牌数量等指标上更胜往届。从这扇窗口,世界感受到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暖意,体会到中国大市场的魅力与潜力。
今年以来,市场人气走旺,项目开工升温,数据指标向好,内需恢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消费和投资数据向好。统计局前两月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恢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2022年全年收窄4.3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持续走高。国家信息中心对每日互动人流量数据分析发现,3月,日均指数相比去年12月低点大幅增长33.4个点。今年前三个月,投资项目中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7%。“挖掘机指数”显示,3月份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65.05%,比2月增长11.28个百分点。
——信心调研释放积极信号。近期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 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已经转入回升过程,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回暖,金融数据显示宽信用正在加速推进。
“从各项数据和表现来看,消费和投资回暖的迹象都比较明显,各方面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而且从趋势来看比前几年都要显著。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需求带动下的回升向上的增长态势,现在看比较明朗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专家提示,内需整体回升的同时,也存在恢复不均衡情况,部分领域有效需求仍未完全释放。以消费为例,在餐饮等接触型消费、出行类相关服务消费等回暖较快的同时,汽车等耐用消费复苏仍不足。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有待进一步提振。
“基建主要是专项债继续快速发力和银行信贷积极配合,服务消费快速恢复主要是经济从疫情状态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国内消费恢复不均衡,其中耐用消费品恢复相对较弱。去年车辆购置税减免一定程度上透支消费潜力,同时当前就业和居民收入进一步恢复仍需要时间。”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
提振举措密集落地
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列在今年重点工作首位。近期,从部委到地方,加快酝酿推出系列举措,推动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努力增强消费能力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合理释放住房消费需求,培育数字信息、养老育幼、教育医疗等消费新亮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将从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五方面扩内需。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酝酿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新举措。
地方层面,一方面,聚焦当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各地也将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领域,出台阶段性定向支持措施,根据本地消费特色,发放一定规模的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扩内需的方案也在密集出台。湖北省3月22日印发2023年全省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明确目标,推出具体举措。
专家表示,伴随相关举措落地见效,消费和投资有望进一步得到提振。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需求收缩的长期压力仍然存在,还需要将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改革相结合,长短相济、综合施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