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今天为人民做好事,明天为人民上战场”

发布时间:2023-04-25 15:05: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4月的上海街头人头攒动,20日一大早,南京东路上又排起长队。从上海各区县赶来的市民翘首以盼,等待着“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为民服务摊位准时开张。

  在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堪称一张精神名片。他们自1949年驻扎于此,一茬茬官兵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坚持为民服务至今。1963年,连队被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毛泽东专门写下诗篇《八连颂》。如今60年过去,八连几度更换营区,几经任务转换,官兵们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坚持向战而行本色,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二等功23次、三等功13次。

  “从‘霓虹哨兵’到‘霹雳尖兵’,八连的底色从没变过。”如今的第72集团军某旅八连指导员薄佳旺说,“我们的宗旨永远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永远做南京路上的好八连。”

  成为八连的兵,是我们的光荣

  作为上海的一道“金字招牌”,“南京路上好八连”家喻户晓。不少上海市民口口相传着一句话,“一个连队连着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传承一种精神。”

  “我们是市民心中上海的精神名片,更要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永葆好八连‘意志坚’的初心。”薄佳旺说,荣誉背后,是一代代八连官兵对八连精神的接续传承。

  在八连,守护荣誉是官兵们心中“天大的事”。整理内务被子边角没有捋平,开饭前队列走不齐,晚点名时都会被点名批评。

  中士王伟在新兵连时,便早早见识过八连的严苛。那时他的新兵班长孙连续就来自八连,每天队列训练,孙连续的标准最为严格,手指乱动都会被要求加练。起初王伟并不理解,但孙连续告诉他,“你是八连带出来的兵,就要有八连的样子。”

  “大多数新兵刚来八连时都会不理解,但了解八连的荣誉后,他们会不自觉地被感染。”薄佳旺说,每年新兵下连,上的第一堂课是学连史,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参加的第一项活动是南京路为民服务活动。新兵授枪仪式都被安排在连史馆里举行,新兵们会在“南京路上好八连”群雕前接过钢枪。

  王伟在来到八连后,充分感受到了荣誉的分量。他记得第一天参观连史馆,走进连队荣誉室,数不清的奖牌和锦旗挂了满墙。正中央的位置上,一面荣誉锦旗上写着七个闪耀的大字:南京路上好八连。

  那一天王伟格外激动,他迫不及待地给家里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来到了“好八连”。“我爸妈都知道八连的名字,叮嘱我好好干。”王伟骄傲地说。他暗自许下心愿,“在这么光荣的连队,一定要干出点成绩!”

  几天后,王伟跟随连队来到南京东路为民服务,那一次,他真正看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样子。当天官兵们早早便收拾好了工具箱,5点多就从连队出发。让王伟没想到的是,来到南京东路,他发现竟然已经有不少市民专程赶来,在八连常用的摊位前排起长队。

  一上午时间,八连官兵为市民理发、补鞋、量血压,忙得一刻不停。王伟看到老班长们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他们耐心地帮前来量血压的老人挽起袖子,叮嘱他们保重身体,陪他们闲话家常。服务结束后,一些市民仍不愿走,他们竖起大拇指对八连赞不绝口,又拉起官兵的手向他们表示感谢。

  “这简直是电影里才有的画面!”王伟说,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八连荣誉称号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他想起连史馆里,刻在墙壁上的几个醒目大字:“为人民,几十年。”

  那天王伟走在队列中,身姿格外挺拔。在为民服务摊位前,他学着老班长的样子为市民戴好血压计,递去补好的鞋。后来他把这些事又教给了每一茬来连队的新兵,并告诉他们,“能成为八连的兵,是我们的光荣。”

  搞特战就要搞成

  在连队官兵看来,为民服务体现在平时,更体现在训练场上。薄佳旺说,在八连大家有一个共识,“作为军人,最大的为民服务就是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为国家和人民上战场、打胜仗。”

  2017年4月25日,连队授称54周年之际,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八连整建制转隶至第72集团军某旅,成为一支特种作战分队。“霓虹灯下的哨兵”从这一天起,向特种作战发起冲击。

  从摩托化步兵转为特种兵,重新学习新专业并不容易。当时的八连训练缺场地、缺教练、缺教材,一些老兵因为年龄,体能训练成绩不理想。但面对诸多困难,官兵们一致认定,“过去党让我们站马路就要站好,现在让我们搞特战就要搞成。”

  没有教练就找经验丰富的兄弟单位请教学习,没有教材就主动联系专家教员,搜集资料自己编写。二级上士顾文浩记得,那时候八连训练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一部分连队骨干“走出去”,到各野战部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想方设法把院校专家请进连队,手把手指导教学。

  顾文浩是连队第一批学习潜水课目的骨干之一。转型几个月后,他们便找到研究潜水方向的专家,请他为连队制订训练计划,教授动作要领。两个多月的训练时间里,他们排除困难寻找场地,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5点钟便开始训练,午休时间也都泡在水里训练,就是为了能尽快实现“从地面到水下”。

  地面脚蹼是潜水训练最难的课目。潜水过程中,特战队员需要利用脚蹼不断在水中划动,以此形成持续推力。最初,顾文浩和战友们只能划动10分钟。为了增强腿部力量,他们每天晚饭后自发加练,找空地模拟脚蹼定型,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第二天起床都费劲”。每次潜水训练前,他们还自发组织一次游泳考核,保持脚蹼动作游一公里。

  除了体能上的差距,心理上的恐惧同样是需要克服的难关。顾文浩记得第一次潜水时,自己下潜到10米深,看到周围漆黑一片。水底的压迫感让他透不过气来,他紧张地立刻上浮,结果由于出水太快体内压强变动,直接喷出了鼻血。

  随后,顾文浩和战友们想出办法,先四人一组共同下潜,再逐步减少人员,最终减为一人独立下潜。两个半月后,他独自下潜到水下20米,已能行动自如。

  “虽然学新专业很困难,但大家都不怕困难,反而很积极、有冲劲儿,都希望能尽快掌握专业知识。”顾文浩说。转型之初的那段时间,连队几乎人人都随身携带有一个笔记本,每天晚上总结记录一天的训练心得和困惑,第二天再去逐一请教教员。

  凭借要做“霹雳尖兵”的信念,八连官兵用两年时间学习潜水、跳伞、通信、侦察、卫生等各大专业,补齐了专业短板,每个人都达到一专多能。2019年,八连全体官兵完成伞降普跳,又实现了“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

  2021年,八连作为新晋特战分队,参加了战区陆军“精英小队”集训。这一次,“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官兵以特种兵的身份,走上比武场。

  二级上士张义龙与小队战友一起参加了此次集训。他记得第一天走进“猎人集训”队时,看到象征特种兵最高荣誉的狼头雕像和大门口张贴的“从这里走向战场”字样横幅,激动得心跳加速。但很快,张义龙就“笑不出来”了。28天的猎人集训,他们在床上睡觉的时间仅有8天,其余时间一律在野外就地而眠。“特情”随时到来,半夜睡觉时,教员会用扔鞭炮模拟突然袭来的炸弹,鞭炮在床边炸开,火星迸溅到身上钻心地疼。

  最辛苦的一天,张义龙和战友们被半夜叫醒,临时拉到野外举圆木。他们咬牙坚持,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举了500次。最终,八连小队成为整个集训中仅有的两支全课时、全课程无人请假的小队之一。

  而张义龙则凭借出色的发挥总分排名第一,被评为战区陆军“金牌勇士”,名字刻在了“猎人榜”上。颁发奖牌的那一刻,张义龙心潮澎湃,他感到一种“苦尽甘来”。“我们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今天我们走上了猎人训练场,明天我们就能走上战场!”张义龙说。

  为人民打胜仗

  2020年11月,上海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八连担负进博会空中安保任务。转型后的八连第一次走上“战场”,历经实战考验。

  三级军士长孙连续参与执行了此次任务。这名入伍18年的老兵执行过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安保、世博会安保等多项重大安保任务,但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味道变了”。“作为特种部队,我们更直接地面对特情、面向‘战场’。”孙连续说。

  任务中,八连负责拦截低空小目标,需要在飞机上随时待命,准备射击。由于此前没有训练过空中射击,接到任务后,孙连续和战友们想方设法突击训练。他们找来皮卡车模拟飞机的移动平台,又用另一辆皮卡车搭载靶标,模拟空中目标。两辆车随机行驶,他们在车上进行射击,最终实现了3分钟内完成射击准备,并一发命中。

  顾文浩同样参与了此次任务。他记得进博会开幕当天,自己和战友们早早便登上飞机,提前3个小时升空巡逻。那天晚上,作为观察手的顾文浩无暇顾及其他,也没注意会场里的热闹景象,只盯着负责空域一遍遍观察,生怕漏掉一丝可疑状况。

  开幕式圆满结束,返航的指令传来,一直精神紧绷的顾文浩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深夜两点,他所在的飞机作为最后一个架次返程,顾文浩坐在机舱里,看着脚下已经恢复宁静的上海街头,满足地笑了。

  “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上海景象。”如今顾文浩回忆说,“想到这份安宁里有我出的一份力,我就备感骄傲。”

  去年5月,八连官兵再度踏上战场,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一场实战化演习。这一次,他们作为特种作战部队,与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多军兵种展开联合作战。

  作为联合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八连这一次不仅需要完成超负荷的长距离渗透,更肩负探索多兵种联合指挥模式、新型作战样式等重要任务。准备期间,他们提前将行动细分为若干课题,白天苦练技能,晚上逐一攻关研究。

  在随后的4天3夜演习中,八连官兵突破重重困难,与其他军兵种协同配合,打下一场又一场胜仗。执行渗透任务的张义龙清楚地记得,为了躲避蓝军侦察,他和战友们从海上登陆,趁着月色一路在密林间穿行,用砍刀砍断荆棘,生生蹚了一条路出来。他们从深夜走到黎明,等天亮到达指定地点时,每个人的身上都被荆棘划出许多小口子,衣服也被露水浸透了。

  “特种兵,就是要走敌人不敢走的路,出现在敌人不敢想的地方。”张义龙说。随后,他们对多个目标展开侦察辨别,很快分辨出唯一的真目标,并将信息传回指挥部,成功指引战机实施打击摧毁。战鹰从张义龙头顶呼啸掠过,这名老兵藏匿在丛林中目送战友而去,“激动得好像胸口有热血翻涌”。

  这一次演习,八连成功实施了空对地精准狙击、战地撤离、水下长距离渗透等战法打法,遂行了特种斩首、引导打击、要点夺控等战斗任务。演习结束后,八连官兵加紧梳理成果,形成了10余份珍贵教案。

  而最让张义龙难忘的,是演习结束的那天。他们从演习场返回,留守的战友们排成两列,敲锣打鼓迎接他们凯旋。满脸污渍的张义龙忽然感觉,“好像真的刚从战场上回来”。

  历经硝烟的洗礼,这些“霓虹哨兵”终于成功转型为“霹雳尖兵”。“过去为人民做好事是为民服务,现在我们为人民打胜仗,更是为民服务!”老兵孙连续郑重地说。

  八连的心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尽管已从繁华街区走向野外战场,但八连官兵知道,为民服务始终是八连不变的底色。

  “我们的荣誉是国家和人民给的,就要把我们所得回馈于人民。”薄佳旺说,“‘南京路上好八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八连的心永远和百姓在一起。”

  如今每月10日、20日,八连都会到南京东路为民服务,至今已雷打不动坚持41年。从过去的补鞋、磨刀,到现在的理发、量血压,南京东路上的八连成为诸多上海市民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孙连续是连队去南京东路次数最多的人之一。每逢为民服务日,他和战友会提前收拾好理发、补鞋的用具,早上5点从连队出发。但每次不管多早抵达,孙连续都能看到不少市民已经排起长队,迎接八连官兵的到来。

  很多市民都是从郊区坐一两个小时车专程赶来,孙连续知道,“他们不是找不到理发补鞋的地方,来找我们就是因为有感情,信任我们,我们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最忙的一次,不到3个小时时间里,官兵们单补鞋就补了四五十双。每次结束都很难准时离开,总有市民匆匆赶来,官兵们不忍心让他们扑空,撤回的时间便常常一拖再拖。

  在南京东路上使用的木工箱、理发箱、补鞋箱,如今已成为八连的“三样宝”。老兵退役时,上一代传人会郑重地将木箱传给新一代,并嘱托他们“一定要仔细保管”。

  除了去南京东路,八连官兵还与驻地居委会、敬老院联合,共同照顾孤寡老人。残疾老人胡红根就是他们的帮扶对象之一,1976年,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三年级小学生胡红根被八连官兵发现,随后连队对他展开救助。如今47年过去,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对胡红根的救助始终没有间断。他们为胡红根购置代步轮椅,定期送生活用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连队官兵无法去探望,八连退役老兵便自发上门,继续帮扶他。

  逢年过节,官兵们则会去敬老院帮忙打扫卫生,与老人们一同守岁。张义龙曾随连队去过一次,那是他最难忘的一个春节,除夕夜老人们拉着官兵的手不放,像对自己亲孙子一样亲昵,一遍遍对他们说着“谢谢”。

  上海之外,山东、安徽等地的贫困学生也是八连官兵牵挂的对象。他们和几所小学结对帮扶,定期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每年9月开学季,连队官兵都会为学生寄去成箱的学习用品。在外驻训不便时,就托休假的战友带去,“总之绝不会落下”。

  “为民服务不分大小,小到理发补鞋,大到付出生命,只要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我们都愿意做。”薄佳旺说,时代在不断发展,但八连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

  “不管是‘霓虹哨兵’还是‘霹雳尖兵’,好八连就要‘为人民,几十年’。”薄佳旺说,“今天我们可以为人民做好事,明天我们就可以为人民上战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