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5月13日起,满载1000余名学生的19辆大巴车从天津城建大学出发,奔赴天津市10个极具代表性的红色场馆开启“行走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现场讲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故事,让千余名学生氛围式体验“近代百年看天津”,感悟“青年强则国强”。
从天津博物馆的“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到梁启超纪念馆;从1919年天津革命青年成立的觉悟社,到天津美术馆的《刀耕墨染 救亡图存版画展》……依托天津市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精选了在天津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10个线下教学场馆和两个线上教学场馆,打造“知识传授+历史素养+时代担当+价值引领”的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让红色旧址遗存变成“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城市发展成果变成“课本”。
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方式,而是师生共同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这个过程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真切感悟中体会理论和真理。
在天津博物馆“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思政课教师为学生讲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天津城市发展历程,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变革。学生们在一件件藏品、一册册资料、一幅幅图画中,感受百年风雨历程和天津人民的奋斗和探索,也更进一步理解近代天津在百年中国的历史地位,以及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的曲折过程。
在觉悟社,思政课教师重点为学生讲述了觉悟社创立的背景、过程以及“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运动的特点及意义,帮助学生理清历史逻辑,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学生带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只是第一步,怎么能将“大”课堂中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成了承担此次实践行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们必须思考清楚的难题。
为了让行走的思政课“有知”又“有味”,2022年开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组建了教学团队,集结了从事党史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思政课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行家里手,从红色场馆踩点、教学资源选择、史料收集整理到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最终呈现,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反复商量,不断修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淮娇在2021年查阅整理“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的讲解资料时,就被平津战役中“一张城防图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天津只用了29个小时,这背后有一张极其珍贵的图纸,是天津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绘制而成,并几经辗转送交攻城部队,就是这张地图,为解放军的炮弹装上了“眼睛”,从而避开了繁华的市区、企业、民宅和重要的公共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天津城市的破坏程度。
“无论是地下党还是攻城部队,无论是冒着生命危险绘制图纸还是29小时解放天津,都是为了保护好天津人民,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把人民放在了最高位置,这就是‘人民至上’最生动的体现!”这次实践行,她在设计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教案时,着重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将培养学生掌握“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教学目标。
负责觉悟社课程教案编写的教师彭聪把觉悟社课程录制成微课;负责周邓纪念馆教案编写的董天歌老师精心录制了音频来讲述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革命故事,感动了许多听众。丰富的教学素材积累,反复的教学设计打磨,确保了实践行的每一站都能释放出“真理的味道”。
此次“大思政课”实践行是天津城建大学党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以大思政课提升学校“三全育人”实效的一次有益探索。
该校思政课教师还将继续带领学生到天津博物馆、梁启超纪念馆等十个场馆依次开展实践教学,打磨更多让青年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思政“金课”,打造具有鲜明天城大特色的“行走的大思政课”育人品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