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美丽乡村盘活美丽经济

发布时间:2023-06-27 15:53: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千万工程”建设持续推动下,美丽乡村开始一步步实现美丽经济。“党建强、环境美、经济富、社会安、民风好”的乡村振兴美好图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

  ——————————

  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的农田里,一辆无人驾驶的农机正在翻耕。村里的网红打卡点——隆平高科实验园区农田边,种粮大户郭江华正操作植保无人机施肥,无人机卷起的风在稻田里带起一片绿色的“波浪”。他和父亲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种粮,2022年收入20多万元。

  距离这片农田约2公里的寀卢村党群服务中心,寀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阳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展示寀卢村5G农业数据中心。点击鼠标,各地块播种进度、土壤酸碱度等指标一目了然,气象资料详实丰富。去年村里每人分到约1100元分红,村民卢丽丹说:“‘千万工程’让我们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已经退休的寀卢村老书记卢楷文记得,自己上任的“第一把火”,是整修村里的水渠。寀卢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只有解决好灌溉用水问题,才能说发展。“村集体出钱,农民出力,用水不用吵架,大家公平分配”。卢楷文退休时,村民们选举他的儿子接任。如今,村里搞起共享田园,村集体经济更壮大了。围绕在农田间的紫藤长廊、樱花大道、花田景观,形成了颇具个性化、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景观。

  如何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各地在实践中因地制宜,交出了一份份独特答卷。

  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今年端午节期间,湖州市安吉县灵峰街道一个名为“豁然开朗”的营地,涌入了上万名青年,来参加大麓青年音乐节。音乐会主办方、大麓书院负责人戴勋一直在安吉从事民宿和艺术乡建工作,这是安吉第一次举办音乐节,“下沉”的音乐会带来了可观的营收,仅门票收入就有1000多万元,场内售卖烤串、饮料、充气沙发和音乐周边的商贩忙得不亦乐乎。文化艺术在乡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助力安吉实现了一次和青年的“双向奔赴”。

  在丽水市松阳县,陈家铺村依托传统古村落改造,从悬崖上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知名的网红村。先锋书店的落户,给这里带来了第一波“流量”。面对蜂拥而来的投资项目,村委会保持了克制和理性,根据陈家铺村的调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伙伴——大学教授开设的文创店,售卖“陈家铺的云”系列创意文创;落户的知名民宿,引入在上海颇有知名度的各种业态来村里“快闪”。“流量”沉淀变成“留量”,陈家铺村从“网红”变身“常红”。

  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选择从建鲜切花基地入手,引入其他花卉种植产业,村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同样靠花致富的还有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这里是“千年兰乡”,在兰花数字工厂里,数字化系统在智慧大棚里自动喷淋。棠棣村已成为以花木交易为主导产业、以兰文化创意研学体验为新型产业的特色旅游景区村,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2万元。

  美丽河湖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了绿色动能。在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金碧村,水系连通项目修筑的拦水坝、防洪堤等水利设施,不仅扮靓了村里的风景,还确保了村里良田旱涝保收。村里70多岁的老支书特意赶了数十里路,给当地水利部门送了两袋自家种的番薯,感谢“美丽河湖”送来了“丰收年”;建德市引新安江水入梅城,“三江两岸”绿道串联起下涯镇之江村、梅城古镇等,实现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衢州市柯城区的石梁溪、庙源溪的全流域系统治理,引来农法自然现代农业示范园等20余个项目,带动周边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抱团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到浙江的乡村采访,总能听到一个名词:强村公司。这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组建的现代企业的统称。2020年,强村公司被正式写入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浙江已成立2278家强村公司,入股行政村达11280个,去年实现总利润21.7亿元,村均分配收益15.4万元。从强村公司的层级看,有村庄、乡镇、县、市四级;从出资主体看,有村里独资,也有多村合资,还有村级资金入股国有公司或者工商企业。

  “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逐步形成了户外拓展、休闲会务、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村里还启动了全球合伙人和数字游民计划,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年轻人来乡村创业。2022年,余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100万元,经营性收入突破700万元,村民发放分红206万元。

  对于单个村庄来说,即使是余村、下姜村这样的知名村庄,也存在体量小、业态少的问题,难以完全将客流留住,强村牵头、抱团取暖,成为浙江许多村庄自发的选择。在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全镇15个村社划分为三大组团,发挥各自特长。

  从回乡开民宿,到成为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丽娟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场“党代表通道”上,讲述了下姜村脱贫攻坚的故事。当年的下姜村,“土墙房、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如今的下姜村,绘就了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1年的20多倍。2019年6月,下姜村联合周边20余个行政村,牵头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实行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携手邻村迈向共同富裕。

  对于资源禀赋不足的村,浙江在实际发展中创造了“飞地”抱团模式。就是以资源禀赋不足、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为重点,将村级扶持资金和建设用地指标等资源,集中配置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采取异地共建项目、联合发展物业经济等方式,增强“造血功能”。如此一来,既增大了产业联姻空间,又促进了资源最大化整合、要素最优化配置。

  2022年年底,由嘉兴桐乡市91个村与丽水龙泉市9个村共同出资参与建设的桐乡濮院数字时尚星城,迎来了项目投产后的首次分红,每村从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通过这样的“山海协作”“飞地模式”,浙江省山区26县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除了传统的农业和文旅,浙江各地在实际发展中,还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19年起,丽水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均乡发布乡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景宁县财政据此向大均乡“两山公司”支付188万元,这也是全国首笔生态产品购买资金。浙江还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技术规范;取消衢州、丽水和山区26县GDP总量考核。

  2021年12月,安吉在全国首创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2022年,浙里竹林碳汇数智运用在安吉正式上线运行,12家企业、单位集中购碳1.5万吨,交易额111.2万元。安吉每年可产生碳增汇近70万吨,可实现碳汇收益4900万元,且价格预计逐年上涨。

  在“千万工程”建设持续推动下,美丽乡村开始一步步实现美丽经济。在强村富民的基础上,村文化礼堂和运动健身设施越来越完备。送戏下乡、村歌村晚、村BA……各种乡村活动有序开展,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建强、环境美、经济富、社会安、民风好”的乡村振兴美好图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王林 见习记者 贾骥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