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大代表的建议落地为新规 江苏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6年来连续提交的养老护理员评职称相关建议落地为新规。
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公布了《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文件,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养老护理专业从业人员从此可以参与职称评定。
该文件规定,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系列,设初级、中级、副高级3个层次,对应名称依次为养老护理师、主管养老护理师、副主任养老护理师,并从学历、资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以及业绩成果等方面对3个层次的评审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养老护理专业不再是护理系列的一个分支,而是单独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这是一大突破。”看到这一新规,李楠楠和身边的养老护理员们激动不已。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这对养老行业的年轻医护人员是极大的激励,既有了晋升通道,也有了行业保障,“在养老行业退休后的待遇,也将和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一样,行业荣誉感和自我认可度都将大大提升”。
在养老行业一线扎根近12年,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一直围绕着养老护理人员专业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她在调研时发现,当前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通道不畅通,很少有人能评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不少年轻人缺乏成就感、价值感和荣誉感。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李楠楠也观察到,养老行业的年轻人一直在流失。“年轻人在养老行业晋升难,很多人选择离开医养结合机构去医院,导致医养结合机构招不来、留不住专业技术人员。”
今年全国两会上,江苏代表团代表们从完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72条,其中包括完善养老互助志愿服务政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李楠楠当时建议,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专业技术职称体系,设立正高级职称,打通职业晋升通道,体现职业前景、成就感、价值感和荣誉感;同时新增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评审专业目录,科学制定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的职称评审标准。
很快,她的建议得到回复:相关部门将围绕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教育、加大养老护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没想到,新规定这么快就出台了,还是从我们所在的江苏省开始试行。”
5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政府关于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专业人才支持,引导养老机构建立基于专业技能、岗位价值、劳动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探索建立省级养老服务专家人才库,引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养老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落实部省合作机制,办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李楠楠感慨说,养老行业从刚开始的没有医保到有了长期护理保险,再到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系列,“每一步向前发展都挺不容易的,但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到成人,切切实实地有了成果”。
这些天,她和同事开始着手准备职称申报。详细研究文件规定后,他们发现,新规中的职称评定门槛设定相对较高,学历要求涉及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副高级对应的副主任养老护理师还需有研究课题和突出业绩等。
在李楠楠看来,高门槛的设定也将激励高校养老护理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壮大,让学生毕业后不再放弃本专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并深耕养老行业。她坦言,“以前对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考取并未进行设限,新规定就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行业,并进行课题研究,深耕自己的本专业,基本上在养老行业扎根三四年的年轻人都可以申报职称了”。
不过,新规试行还需要时间,李楠楠说:“职称证书由哪里发放,不同职称享受的待遇是什么,如何晋升等都还需要去细化了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