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第六届国际信息研究大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3-08-21 11:28: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张玘云)8月14日-16日,以“信息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范式变革”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信息研究大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

  《国际信息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是由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于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系列性国际学术大会,近日首次在中国举办,并由北京邮电大学首次承办。数十位学术领军人物和行业大咖作了富有突出创新特色的精彩特邀学术报告,数百位学术骨干和青年学者围绕信息哲学、信息科学(含智能科学)、信息技术(含人工智能)、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战略等相关内容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

  本届大会针对信息领域各学科近年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学科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信息学科研究应当遵循的信息学科范式,使信息学科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能够在信息学科范式的引领下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本届大会在闭幕之前发布了《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宣言》,发布了人工智能研究应当遵循的新规。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吹响了人工智能范式革命的号角。

  最后,钟义信接受了中国青年网记者的采访。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什么挑战?”这一问题,钟义信认为,人工智能机器是在人类(凭借人类智慧)设定的工作框架(待解问题、预设目标、种子知识)下解决问题的系统,它具有理解“问题”和理解“目标”的能力,具有在目标引导下运用知识,通过学习寻求最佳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能力。这是一类针对人类所给定的“工作框架”来“求解问题的创新能力”。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这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他们就必然会被具有“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所淘汰。但是,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于“培养的学生不被人工智能机器所淘汰”。更重要的目标是应当培养“具有开创性创新能力潜质的”学生。这就是具有人类智慧所专有的“运用已有知识去研究未来,研究未知,善于发现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价值的问题,定义问题,设定目标”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就将会成为开创未来,引领社会的社会栋梁。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