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作家创作 “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高凯)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
据介绍,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先生捐出个人稿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商议决定,联合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共同设立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扶持和奖励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鼓励青年作家们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邱华栋在致辞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89岁的王蒙先生,与二三十岁的青年作家,共同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共同创造当代文学的活跃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青年写作往往意味着文学观念的变革。“我们鼓励青年写作,既是呼唤新一代青年写作者,同时也是呼唤新的文学趣味和文学审美。另一方面,文学事业有如马拉松,是经年累月的孤独的自我追逐,青年写作者有时候需要继承传统,有时候也需要果断抛弃传统,独自创造风格,生成新的自我。”
单向空间编辑总监罗丹妮从出版工作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对青年作家的了解。她认为,青年作家其实亟待文学批评界从专业角度去给出批评和意见。出版界和批评界可以建设一个更好的生态,让青年作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地、带着开放的状态去创作。
《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认为,现在的写作有很多不同的道路和方法,在当下和以后的写作中如何再打包、融会起来,是青年作家需要面对的问题。当代年轻作家对于语言有特别好的把控,尤其擅长对现代心理的挖掘,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社会方面和历史感方面有更丰富的表达。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强调,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话题,即使在今天的个人主义时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了创造的重要性,鼓励创作者勇敢尝试,即使不完善也要大胆创造,以推动文学的发展。最后,他提到青年作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时代,并找到与时代的接口。
《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青年文学需要提供新的审美方式,以美学革新推进文化革新,并鼓励年轻一代通过与世界的碰撞来生发出自己的问题和文化。
作为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之一,三三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包括对孤独和语言的挣扎,以及写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文学时刻。三三认为,优秀的文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与时代建立联系和找到自我的答案,青年作家需要直面自我、时代和创作的复杂关系,要在写作中的孤独与创作中的力量之间达成微妙平衡。
据悉,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邀请刘大先、何平、张莉、杨庆祥、黄德海、季亚娅、金理、丛治辰、岳雯、李壮等10位评论家作为特选推荐人,在此基础上,由李敬泽、邱华栋、何向阳、王山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最终产生了三名特选作家。本届入选的年度特选作家分别是薛超伟、大头马、三三。(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