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花湖蝶变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23-09-11 14:24:00来源: 新华社

  在海拔3400多米的高原,天地皆是一片无边的湛蓝,白云在湖中的草地旁飘荡……只有天地间飞翔的黑颈鹤在提醒你,这都是花湖倒影的“幻象”。

  这是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拍摄的花湖。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经过10多年的持续治理,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的花湖面积增长3倍以上,才有今日的美景。20世纪60至70年代,当地为了发展畜牧业,开展“开沟排水”“向沼泽要草场”等工程,导致湿地退化、水域面积缩小,花湖面积逐年下降到215公顷。

  2010年起当地开始实施花湖湿地修复试点工程,随后不断加大修复力度:花湖出水口的生态堤坝,让水位抬高了52厘米;通过对花湖核心区牧户发放一次性禁牧补偿、季节性限牧还湿补偿、草畜平衡补偿等,有效缓解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矛盾……如今,花湖面积已扩大到650公顷,恢复花湖及周边沼泽湿地892公顷。

  这是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花湖拍摄的生态堤坝。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花湖环境不断变好变美,使之成了众多鸟类栖息繁殖和迁徙的重要区域。“近些年,通过系列生态修复措施,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湖等地出现多个新增动物物种。”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工作人员卓玛姐说,目前保护区一级保护动物从黑颈鹤等9种增加至17种,新增东方白鹳、彩鹮等,二级保护动物从25种增加到目前的46种。若尔盖湿地黑颈鹤数量也一直持续稳定上升,到目前全县黑颈鹤种群数量已经突破2000余只,呈增长趋势。

  这是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花湖湿地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卓玛姐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内容包括水位和鸟类保护监测等,地方政府和群众则在更广范围内积极保护生态。比如地方政府拆除了7个观景台,当地群众也配合拆除了保护区里的一些违章旅游建筑。违法违规开采泥炭、在河道采挖砂石等行为则会被依法处理。

  这是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拍摄的花湖湿地,花湖之水经黑河汇入黄河干流。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花湖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湖泊,花湖蝶变不仅带来人间美景,更助力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若尔盖湿地,源源不断地为黄河注入清洁水源。据了解,若尔盖湿地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固体高原水库”,黄河流经这里经过湿地补水后,出水断面雨季径流量增加29%,枯水季径流量增加45%。(记者肖林、王曦)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