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好颜值”赋能发展好价值

发布时间:2023-09-12 15:00: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白雪蕾 王梦敏 李洁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寇桉

  初秋时节,从钟灵毓秀的秦巴山区,到黍果飘香的关中平原,再到满目苍翠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处处演绎着逐“绿”而行、以“绿”生金的美丽画面。

  青山含黛,云雾缭绕,在陕南安康秦岭深处的石泉县草池湾,一只朱鹮在金黄的稻田前悠然滑过,近处的村民在田间躬身而作,远处的孩子在研学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村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这几年村子变美了,朱鹮也来和我们做邻居,10多年前有两三只,现在有四五十只了。”农田改造、道路提升、步道加修……70岁的“老农人”王益清欣喜地分享着家乡的变化。

  有机稻米、农家餐厅、电商中心、朱鹮科普中心、乡村生活博物馆、自然研学农场……草池湾为朱鹮觅食保留着不施化肥的传统耕作方式,吸引了国宝在此“落脚”,也为这个自然古村落探寻出一条发展绿色产业的富民之路。“我们请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调研指导,为稻谷确定了优质优价的路子,现在一亩能稳收8000元,收入是之前的4倍。”石泉县丝银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辉跟记者说。

  汽车行驶在陕北榆林的高速路上,一片片经济林和生态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如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多公里;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陕北由黄变绿,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这些世界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项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技术。

  在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的土壤样品库内,11.4万个土壤样品一排排整齐罗列,令人惊叹。采集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土壤样品在这里汇集。“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地力下降,我们就相当于给土地‘问诊把脉’的医院。”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总工程师罗林涛告诉记者,“例如针对毛乌素沙地退化问题,我们研究发现,和它共生的砒砂岩富含土壤中需要的黏粒,通过复配可以起到调优沙土结构、保水保肥的作用,使沙化土地成为良田。”

  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人工模拟的“太阳光”,通过光热调控实现“南果北种”……杨凌用科技绘制出的生态农业画卷,让绿色“动”起来,让土壤“活”起来。

  在陕西,这样的生态理念并非个例。如今,将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的生动实践,已在三秦大地铺展——

  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涵养区安康,记者探访了藏在生态公园下的污水处理厂,见证了日均5.2万吨地下水由浊变清,实现水资源100%利用的全过程;

  在秦岭腹地商洛,青山碧水间的“超级充电宝”——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正酣,作为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电站工程,其建成后将年均节约标煤约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5万吨,二氧化硫约0.28万吨;

  在汉中的天汉湿地公园,记者观摩了“柔性治水”的奥妙:用砂石弃料堆砌岛屿,洼地做雨水花园,滩地做生态溪流……30种鱼类、8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宝鸡的煤制甲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深切感受到企业不遗余力向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迈进的步伐。过去,企业在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每小时会产生1.5吨至2吨的杂醇油,通过技术改造,现在24小时仅产生2吨,有效实现了危废减量化;

  站在渭南市大荔县小坡村高处向东眺望,黄河滩地里万亩冬枣大棚接天连地。从昔日守着盐碱地过苦日子,到探索种植耐碱性较强的冬枣,小坡村已由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人均年收入2.5万元的亿元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城与乡、农与工、生产生活生态,共同守护着自然的本真,也分享着自然的馈赠。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2日 04版)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