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500多家法院已全部设立多元解纷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 记者 王亦君)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3500多家法院100%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多元解纷区,并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元调解服务,共吸纳调解组织10.14万家、调解员40.07万名,诉前调解纠纷4425.76万件,调解成功2823.04万件。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在我国,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如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等不同类型。
“指导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近年来,各级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与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密切配合,有效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张军表示,要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大格局,支持开展“无讼”村(社区)等创建,关注、研析类案多发高发、大幅上升的原因并提出司法建议,通过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引领社会法治意识形成、进步。
同时汇聚化解合力,既“走出去”指导、支持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法院特邀调解等解纷力量,又结合实际把解纷资源“引进来”参与成讼案件化解工作。
司法部部长贺荣指出,调解工作重在抓前端、治未病。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网络覆盖广泛、调解员熟悉社情民意等优势,落实定期排查、普遍排查制度,摸清隐患问题底数情况,做深做细做实纠纷排查。同时做好风险隐患处置,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要建立工作台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初始、稳控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贺荣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提升调解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全国调解工作信息平台,实现调解业务“一网统管”“一网通办”。要加强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加大保障力度,强化专业能力和纪律作风建设,培育高素质调解员队伍。
据介绍,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含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成功675万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会上,司法部副部长左力宣读了《司法部关于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决定》,对299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999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进行了表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