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是为了反哺大山” 重庆下庄村:绝壁“天路”凿开后,山里娃娃乡愁变乡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见习记者 田嘉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重庆巫山竹贤乡下庄村被人调侃为“天坑村”。它位于大山深处,四面绝壁,从“坑沿”到“坑底”的垂直高度逾千米。仅有一条蜿蜒盘旋在峭壁上的羊肠小道,联结着山里与山外的世界,村民们外出只能依靠步行。
“有人生病了,就只能在屋里等死,因为没法送出去医治;有好的农产品,也卖不出去,全都困在大山里。”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忆起过往,满是心疼和惋惜。自1997年开始,他决定不再“认命”,要带着全村人一起,誓言在硬石上为自己凿开出路。
为赶工期,村民在石头上办公,在山洞里露宿,险峭的路边悬崖成了他们临时的家。最终,历时七年,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条长达八公里的“天路”诞生。路通了,原本要走上三天的路程,驱车仅需数小时,运输难、上学难、就医难、商贸难的问题通通迎刃而解。
如今,作为曾经修路队的一员,年过六旬的村民杨元鼎在自己家的院里开起了农家乐。站在民宿墙边开得正艳的三角梅下,他笑呵呵地和记者分享:自家小院共有25个床位,旺季很快就满了,外来的游客想住还挤不下。看着逐年增长的收入,杨元鼎对未来充满希望。
近年来,下庄村先后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文明村镇、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全村旅游收入超过70万元。
曾经的“乡愁”变成了“乡恋”,不少“出山”的年轻人也选择再度“归山”。25岁的黄宇,近日成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讲解员。她上岗不久,虽然此前已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讲起前人为修路在绝壁上献出年轻生命的悲壮史时,还是忍不住落了泪。
“村支书毛相林曾说过,‘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而我们,恰好就是享受着前人打拼红利的一代。”黄宇一直在思考,作为年轻人,自己可以为这座村子做些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比黄宇稍微年长一些的90后袁孝鑫有自己的答案。去年年初,袁孝鑫辞去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作,回到下庄村,在自家的老屋创办了一家“下庄布谷植物染工作室”。经过前期的摸索,如今在旅游旺季月,工作室营收已可达万余元。“虽然目前有时收入还没辞职前高,但现在我的吃住都在山里,幸福感明显提升了。”在袁孝鑫的蓝图里,未来自己将会开发网店,订单可交由经过专业培训、手艺精湛的村民负责,以帮助更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对于自幼就好奇山外边生活的彭淦来说,出走与归来的转念,则缘起家人的一通电话。2018年,还在西华大学读书的他在电话里得知,村里小学低年级学生正面临无人任教的困境,急需外界支援。
几乎没有犹豫,彭淦决定毕业后返乡支教。“当时我只在心里快速衡量了一下城乡工作收入差,觉得这个取谁舍谁的答案已经很明晰了。”彭淦对记者坦言,“天路”把当年的自己带出大山,而今,大山需要他的时候到了。
当前,彭淦在竹贤八一爱民小学任数学老师,孩子们每学到一个新知,眼里好似都能透光,这让他充满成就感。“走出大山,是为了反哺大山”,彭淦期待山里娃娃一起努力,能在学有所成后建设家乡,让村里更添欢声笑语和人间烟火气。在他看来,不甘落后、不等不靠的“下庄精神”,将会以新的形式在下一代人身上流淌延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