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上海拿出“硬核”诚意,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

发布时间:2023-10-13 11:03:00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10月12日,在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会议暨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五大服务计划”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该计划聚焦青年创新、就业、宜居、健康、婚恋等五大领域,拟推动政策集成和普惠性、标志性政策举措的落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此前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党代会报告就明确上海要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为追梦圆梦提供机遇和舞台,让年轻人住有所居、扎根上海,积极帮助年轻人解决在社交、婚恋、育儿等方面的困难。这一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打造,在上海上升为对全市未来5年以及更长一个时期的战略谋划。

  今年1月,上海市两会上,“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2023年重点工作。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为上海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描绘了蓝图。

  开足马力与青年“亲密接触”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上海向青年发出一封“情书”。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的进度条再次刷新,各区开足马力与青年“亲密接触”。上海下辖16个区都将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工作写入区委相关会议工作报告、要点。

  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后,16个区和临港新片区、38个街镇提交市级试点申报意向。最终经专家评审,上海在全域推进17个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首批29个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

  记者注意到,上海方案把与青年的“亲密接触点”细化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街区、园区、社区以及以创新项目为主要特点的“创新实验室”。这些“接触点”被称为青年发展型城区的“场景”。每一个试点区都将基于符合标准的、一定数量的“场景”作为创建的基础。

  徐汇区是上海的网红打卡点。这里有数百栋优秀历史建筑,洋房林立,武康大楼、绿房子、名人故居等是各大青年喜爱的社交平台上的“常客”。近期,这里有了一个互动感、体验感更好的“青年发展型音乐街区”,这是徐汇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区的一个重要“基础场景”——青年发展型街区。

  这个街区以淮海中路、汾阳路、复兴中路、宝庆路为主交汇而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等院团机构集聚,艺术与人文并存、建筑与时空交错,由湖南路街道负责打造。

  看似简单的物理空间,却需要组建一个“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涵盖区域内31家单位。在他们收集的辖区内年轻人的113条需求中,街区环境、消费体验、公共文化排在前三。据此,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破题。

  上海音乐学院淮海中路段的围墙被打开,3300平方米的上音绿地及其被誉为“城堡”的历史建筑展现在公众面前;汾阳路9弄、尚音小区实现了“三旧”变“三新”,完成3.6万平方米房屋的修缮。音乐街区还承办了2023年上海消费市场创新大会,引入场景创新类首店;推出MISA全城古典、音乐好邻居、午间音乐会等音乐特色项目,送进楼宇社区。

  这些都是上海一个街道尝试“给年轻人更好体验感”的具体做法。

  如何让青年“住有所居”

  如果说给年轻人更好的生活体验只是一座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锦上添花”,实实在在为青年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则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硬核”诚意。

  前不久,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小李通过上海市松江区的人才政策申请到一套“共有产权房”,只需承担总房价的60%。

  在上海闵行区,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明确把青年作为全区“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的重点服务对象,着力扩大保租房、人才公寓的筹措和供应规模,截至2022年,累计供应保租房3.4万套,累计筹措人才公寓1.6万套;到今年年底,预计新增保租房7000套,人才公寓1.2万套。

  针对不少年轻人“看不懂政策、不会申请”的问题,团闵行区委牵头成立“为了青年大联盟”,整合各委局、区域化团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收集课程服务清单23项,为社区与长租公寓内青年提供政策法规解读及技能培训等课程。

  静安区是上海白领的聚集区,租房需求旺盛。静安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把目光放在了“长租型公寓”这一青年的天然聚集地,通过阵地提升、资源链接、服务导入、建章立制等举措,打造青年向往的“青春公寓”。

  静安区还制定并发布青春公寓创建标准,对公寓的创建申请条件从活动场地、环境布置、运营管理、活动开展、自治组织、各方评价等方面进行明确划分。所有公寓运营期间,接受职能部门和指导部门的走访和评定,并对其开展年度测评。

  此外,这里由物业管家、青年租客、街镇团工委书记、片区民警、社区医生共同组建了自治组织“青春公寓家委会”,进一步拓展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空间和平台。

  让更多年轻人“爱”在年轻的城

  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这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巨大工程。而上海这座城市的管理者总善于把“大工程”分拆、细化到每个细节之中。

  距离上海市中心超过70公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地处东海之滨,是上海“最年轻的城”,2019年才挂牌设立。如今,它正积极打造“年轻人的城”,重点解决解决青年关心的落户、住房、交友等急难愁盼问题。其中,让年轻人在临港先交友,“爱”在临港找到情感归属是“关键第一步”。

  临港新片区将交友活动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布局,不搞一次性的节日性派对,而是每两周搞一次交友活动。

  前期调研显示,青年交友难在可靠的平台和资源不足。为此,临港新片区团工委和妇工委牵头委托第三方青年志愿团队“临港派对”开展常态化相亲交友活动。2022年以来,“临港派对”累计举办交友活动50余场,覆盖青年千余人次。

  针对那些“社恐青年”,临港聘请热心阿姨志愿服务队组建“临港佳缘”红娘工作室,由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作为带头人,为青年男女提供一对一交友咨询和指导。

  记者注意到,“常态化、制度化”的设计体现在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邀请相关委办局、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10余场联合调研。下一步,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将进一步聚焦“五大服务计划”,包括青年安居需求,推进“青年驿站”相关工作,为符合条件的来沪求职青年提供7-15天免费短住服务,并配备政策宣传、就业推介、文化体验等综合服务等;明确2025年在全市建成20个“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200个青年家门口“创新实验室”、培育1000个优秀创新主理人等。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