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京华谱新篇——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北京观察
北京城内,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申遗加快推进,进而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大运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加速建设,构建新格局……这是大国首都的非凡气度。
在景山公园上拍摄的北京中轴线风光(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怀柔科学城,一批“大国重器”破土而出,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新高地;京西首钢园,工业锈带迸发生机活力,成为城市新地标……这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印记。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的首钢滑雪大跳台(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影剧院里,以首都北京为创作题材的文艺作品感染受众,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城市街巷中,“小而美”“多样式”的文化空间拓展覆盖,厚植人文沃土……这是以文化人的民生向度。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千年古都北京正以昂扬之姿、奋进之势,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地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精心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京韵悠长:传承千年文脉
“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置身景山万春亭,极目向北,声韵悠悠的钟鼓楼相向而立;向南远眺,恢弘典雅的故宫博物院尽收眼底。
700多年前,元代政治家、建筑设计师刘秉忠,以什刹海最东端为基点,作一条南北向轴线。这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联通古今,构建起北京城中正和合的城市格局,塑造出千年古都的灵魂和脊梁。
人们在北京什刹海附近咖啡厅露台欣赏风景(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如何在保护中更新、怎样在传承中发展,成为古都北京的时代命题。
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深入挖掘保护内涵”;2020年发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提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2023年发布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提出北京中轴线保护、展示、利用、监测等规划管理要求与策略……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老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规划的重点和新城有所不同,要守住历史文脉和胡同肌理,不能再搞大拆大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张维说,“我们把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北京老城正悄然蝶变。
市民在北京什刹海边下棋(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天更蓝、水更绿、胡同更有秩序,在家门口跟老友坐湖边下棋、遛鸟,别有一番趣味儿。”家住西城区什刹海边上的市民孟凡强感慨,“恬淡怡然的老北京之韵,又回来了。”
作为北京老城著名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什刹海毗邻中轴线,处于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北端点。
从什刹海东岸远眺北京钟鼓楼(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是能够反映北京都城历史变迁的代表性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西城区委书记孙硕说,“我们要做老城文脉的传承者,抓好中轴线申遗重点任务,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文脉延绵,新城展翼。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崭新的千年之城正乘风前行。2016年,中央首次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2020年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度投资从“百亿级”跃升至“千亿级”,并连续4年保持这一投资强度……
作为北京“一核一主一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深度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锚定高端产业推动创新协同,加速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宜居城市,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亮丽名片。
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4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北京建工集团提供)
大运河畔碧波荡漾,万里长城巍峨雄踞,西山山麓文脉绵延……2017年,北京新版总规将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列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三条文化带将构建历史文脉和生态环境交融的整体空间结构,再现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历史风貌,承载千年古都的“城市之魂”,铸就大国首都的“文化之基”。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森林公园(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文化赋能:推动创新发展
临汾会馆、台湾会馆、安徽会馆……这些扎根在老城、承载历史记忆的会馆,是北京独特的文化“活化石”。曾经,这里沦为大杂院,满目萧条;如今,京剧、昆曲等各色演出轮番上演。“会馆演出‘小而精’,座位有限,想看还要拼手速。”东城居民郝思苗告诉记者。
人气旺了,业态新了,产业兴了。
“近年来,东城区始终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奋力建设文脉绵延、文化繁荣、文明灿烂、文人荟萃的文化名城,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根基、为底色、为驱动的城市创新发展之路。”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说。
在北京市东城区颜料会馆,观众在欣赏由北京市曲剧团演员带来的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雁栖湖畔,北京怀柔科学城,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国重器”破土而出。这个曾经以“绿水青山”为鲜明标识的北京远郊,已成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怀柔区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基础上,加快建设怀柔科学城、国际会都和中国影都三张‘怀柔’名片。”怀柔区委书记郭延红说,怀柔利用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营造人文环境、激发文化动能,为怀柔科学城国家战略的推进积蓄澎湃力量。“从文化自信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做创新发展的开拓者。”
“悠久的中华文化、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成持久的发展动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说,“在人文经济视野下,我们要深入挖掘人文精神,将其转变为内生动力,展现出新时代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驱动力。”
沿长安街延线一路向西,在永定河的莲石湖畔眺望,一处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锈带——首钢园,迸发出无限活力。巍峨挺立的三高炉,与栈桥、亭台、绿树、秀池,以及滑雪大跳台融为一体,一幅奥运文化与工业遗存、历史沉淀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卷铺陈在眼前,成为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在核心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三处知名文化地标构成的“文化金三角”,实现“文化、人、城市空间、产业经济”融合共生发展;在京北怀柔,兴发水泥厂经过生态修复和升级改造,打造成为高等研究机构聚集区;在京西门头沟,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落成,让传承近千年、一度熄灭10年的窑火重燃……
游客在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前门大街参观游览(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文化创意,与数字智能、科技服务、新型消费等领域的交融互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为产业繁盛增添动力。北京以文化赋能经济,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朝阳区,深入实施“文化+”发展战略,2023年1至6月,全区2492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收入1489.5亿元,同比增长11.9%;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突出的海淀区,拥有8家千亿元级企业、31家百亿元级企业,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在铭刻首都工业时代光辉印记的石景山区,包括首钢、京能热电等8家工业企业在内的“京西八大厂”搬迁调整工作将于年内全面完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
“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加注重科技的推动、创意的赋能、品牌的提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文化,是发展的增量,也是发展的引擎。以“文化+”模式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成为北京的不二选择。
成风化人:绽放人生精彩
风沙漫卷,大漠茫茫。一块汉代织锦护臂,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舞剧《五星出东方》从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中汲取灵感,带领观众“走”进跨越千年的时空。
“这是一部北京新疆两地联合出品的精品舞剧,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该剧制作人、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这部作品的创排,正是依托北京浓郁文化氛围、独特人文环境所孕育的创作能力。”
文化锻造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品质。多样的文化景观,造就了城市的文化优势。
拥有百年历史的吉祥大戏院、正乙祠重张启幕,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中央歌剧院剧场开门迎客,北京歌舞剧院原址重建……文艺剧院的建设、文艺事业的繁荣,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角楼图书馆、红楼公共藏书楼……北京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美”、多样式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让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度大幅提升。
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京剧《李大钊》、话剧《香山之夜》、舞剧《五星出东方》、音乐剧《在远方》……一批体现中国气派、首都风貌、北京特点的优秀作品,引领时代发展之风。
……
“北京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创造迭代升级的文化消费,市民百姓在拥有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获得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杨乘虎说。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今年7月发射升空,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选择在经开区创业,是因为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创新生态,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说。
在繁星戏剧村的舞台,1999年出生的山西小伙儿王广沉浸在角色的真挚与浪漫中。一年前,从吉林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的他,成为签约“进村”的新成员。“北京就像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里,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王广说。
在东五环外的皮村,打工人小海喜欢读书和写诗。从深圳到东莞、从宁波到苏州、从嘉兴到北京,36岁的小海在打工生涯中“漂”过很多个城市。“北京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着我,也让我一直留下来为之奋斗。”小海说。
……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决定了美的价值。发展中国的人文经济就是要以人为本,向美而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说。
以人文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千年古都焕发的古韵新颜,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缩影;以人文之力推动时代之变,京华大地书写的生动实践,化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时空交错中,千年文脉贯通古今;历史进程里,人文经济意蕴悠远。
文字记者:王明浩、孔祥鑫、张漫子、赵旭、杨淑君、孙蕾
视频记者:王明浩、孔祥鑫、孙蕾、杨淑君、张漫子、赵旭、王怡然(实习生)
海报设计:殷哲伦
编辑:王黎、朱舜、戚文娟、胡碧霞、郭洁宇
统筹:曹江涛、黄小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