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中欧班列、瓜达尔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基建项目,有效提升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有力促进世界经济联动发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表示,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包括匈塞铁路建设,显著促进了匈牙利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成功开辟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然而,个别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很多发展中国家丧失自主发展能力,难以进入现代化的轨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应对经济“逆全球化”潮流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未来,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世界银行也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中国并不追求独善其身,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享原则,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属于青年。10年来,共建国家青年以实际行动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和民生合作,为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汇聚了磅礴的青春力量。不久前,一项面向全球35个国家青年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84.6%的受访青年认同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丝路孵化器”青年创业计划、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客国际论坛等活动,已成为共建国家青年深化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共建国家青年的共同奋斗之下,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奏响了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广大共建国家青年同心同向、携手共进,定能在并肩前行中绘就美好图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青春动力。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