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山海见证】民心相通连世界 命运与共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3-10-20 15:10:00来源: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倡议提出十年来,一系列聚焦发展、改善民生、蕴含希望的合作项目落地,也让“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愿景更加清晰。今天的《大道之行筑梦丝路》之《山海见证》系列带您一起看“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百姓带来的那些实实在在的大变化和“小确幸”。

 

  江苏台记者范洁萍:“虽然是异国他乡,但是行走在老挝万象的街头,我却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瞧,路边的招牌很多都有汉字。在老挝的餐厅酒店里,我们也可以轻松的用中文和当地人打交道。”

  “您好。”

  “您好,欢迎来老挝!”

  范洁萍:“看,当地人见到我们也可以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随行的司机告诉我,在老挝中文可火了。走,咱们去看看。”

  范洁萍:“我看到里面坐得满满的。”

  老挝必优教育中心校长唐雄华说:说:“现在学中文在老挝这边特别受欢迎。像我们现在已经开了三个校区,但三个校区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老师不够,因为报名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必优教育中心校长唐雄华,是地地道道的老挝人,也是老挝“汉语热”的亲历者和受益者。

  范洁萍:“咱们为什么会创办这样一个学校?”

  唐雄华:“高中毕业之后,我去到中国,到云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看到了中国和老挝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不断地深入和密切,特别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是否能发展起来,肯定和教育和人才相关。如果能够学会中文,无论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十年来,在一系列“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落户老挝。许多老挝企业也与中国开展业务合作,直接“点燃”了当地的用工市场。

  老挝必优教育中心老师希玥说:“现在在老挝,有很多公司都跟中国合作。面试如果你会汉语,他会先看你的简历。”

  范洁萍:“如果会中文,工资会高出多少?”

  希玥说:“高出一倍。现在老挝人的工资如果按美金是200美金开始,如果会汉语可能是500到1000美金。”

 

  江苏台记者丁凤云:“‘汉语热’的到来,是经贸往来的需要,也是人文交流的成果。十年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也让各国人民的心越来越近。我现在身处的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正在举行‘茶和天下·古茶新韵悦长安’静态展。”

  马耳他居民Fiona Vella说:“这是我第一次在马耳他喝到正宗的中国茶。我曾经去过中国两次。我非常开心能够参加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各种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我对中国了解得越多就越爱中国。”

  作为中国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成立20年来,为两国架起了文明互鉴之桥。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赵璟说:“二十年来,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常年举办的各类演出、展览、论坛、电影展映,以及中文、中国书画艺术教学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质文化活动,得到马耳他政府与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可。”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在全球44个国家设立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其中设立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共32家,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深化国与国之间友谊的重要平台。中国文化受到欢迎的同时,来自中国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也正不断给沿线国家带去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作为埃及首条电气化铁路——斋月十日成铁路不仅是中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走进埃及的第一个项目,其背后更有着与中国密切相关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中航国际维保调度负责人谢诺说:“我叫谢诺,是斋月十日城铁路的一名工程师。2018年,我和18名埃及同学一起,前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埃及订单班学习。”

  谢诺所在的订单班,正是近年来江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郑和计划”的生动实践。这个计划旨在通过整合江苏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项目提供懂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018年,项目承建方中航国际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订单班”,谢诺也因此有机会来中国留学。三年后,谢诺学成回国,成了斋月十日城铁路的一名工程师。

  谢诺说:“埃及没有铁路专业,这个又是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而且是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的,所以我们要到中国去学习丰富的经验,比如车辆系统、信号、供电等等。回到埃及,我也把我的经验和在中国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埃及同事。”

  这些年来,这个订单班已有87名留学生学成回国。如今,会中文、懂技术的他们,都已成为了埃及铁路运维领域的骨干。

  谢诺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埃及与中国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其中就包括轨道交通。现在,我是一名铁路工作人员。这份工作收入更高、更稳定、更有前途,我很开心。”

  “一带一路”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如果说文化、教育给沿线百姓带去了新的发展机遇,来自中国的医者仁心则让沿线百姓的健康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中国医生”是桑给巴尔民众心中最温暖的存在。

  江苏台记者韦伊:“桑给巴尔岛盛产丁香,是举世闻名的丁香岛。近60年来,共32批700多名江苏医疗队员与这里,与当地的老百姓共同创造与见证卫生健康领域的每一次进步。”

  记者来访的这一天,恰逢当地妇女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在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纳兹莫加医院的白色小楼上,“茉莉丁香计划”的中文条幅异常醒目。椰林树影下聚集着从各地辗转而来的近百名妇女,等待着接受免费的宫颈癌筛查。对于她们来说,这是每年最重要的“健康日”。

  桑给巴尔岛居民Asha Juma Bakari说:“我早上4点就从家里出发了。这几年,我们村里很多妇女定期都会来检查,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医生是真心关心我们的健康。”

  宫颈癌是当地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2018年,“茉莉-丁香”——中国(江苏)桑给巴尔宫颈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有超过1.6万名妇女在“茉莉丁香”项目的呵护下捍卫健康。

  “茉莉-丁香”宫颈癌筛查项目负责人周怀君说:“我们这个项目的特点就是,在当地医院进行筛查,并且在筛查后在这里给她们做手术。这次,第四期准备做4000例。”

  为了给桑给巴尔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江苏多家医院也与当地医院展开对口合作、结对共建。如今,偏远的基文吉医院首次开设了微创外科,查克查克医院的产科和新生儿科,成为了当地的优势专科。

  桑给巴尔卫生部部长纳索尔·马兹伊说:“江苏省给了我们医生、专业技能、团队以及很多的物资。我们现在还有经过中国医生悉心培训的本地医生。在经过培训后,他们能做很多,如眼科中心、耳鼻喉科、外科、母婴中心。所以这种合作已经有了成果,桑给巴尔人民享受了这个成果。”

  以“医”带路,同心致远。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共建国家培养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专业人才,累计向58个国家派出中国医疗队,赴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近万名。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向120多个共建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抗疫专家组,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医院医生穆罕默德·哈斯基亚说:“受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与艾因夏姆斯大学医院的共建合作,我在这里待了15个月获得了博士学位,学到了消化内镜领域的很多先进技术,特别是EUS(超声内镜检查)和ERCP(内镜下胰胆造影术)。回到埃及后,我用这些技术帮助了很多患者。最近,我们还组建起了一支EUS团队。”

  马耳他卫生部前副部长、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委员会主席布苏蒂尔说:“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架起了中马友谊之桥,我认为这是促进两国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埃及民众Mohanad Shehata说:“‘一带一路’对我来说是同一条道路,也是同一个梦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我爱中国!”

  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上演了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相遇交融的美妙故事。如今,经过十年的携手同行,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谱写出相知相亲、命运与共的崭新篇章!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何斐 孙浩瀚 韦伊 曹鹏 李晓光 尹美又 丁凤云 郭锴峰 顾啸云 丁凤云 陈超刘洋 姜弘毅 李泽灏 王苗军 朱晓莹 何斐 孙浩瀚 范洁萍 张心宇 王健安 常瓅 编辑/张萌)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