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秋收|力保收成 科技助力——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秋收见闻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逾五分之一。近年来,东北三省通过良种、良法、良机等相融合,提高作物单产,提升粮食品质。金秋时节,各地正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粮食顺利归仓,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黑龙江省五常市有着“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美誉,今年这里超过百万亩农田遭受洪涝灾害,当地抢排田间积水、进行“一喷多促”作业,在受灾之年奋力保收成。
机收、脱粒、装车……在五常市安家镇铁西村,村民董明亮正驾驶着收割机抢收成熟的水稻。“我们合作社共种了2600多亩水稻,现在看来今年丰收保住了。”董明亮说,他们自9月末便开始收获一部分“头镰米”,以便在“十一”期间卖个好价钱,现在他们正加快抢收,收获已进入收尾阶段。五常市是黑龙江省加快秋收进度的缩影,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已基本收获完毕。
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达7500万亩,目前也已基本收获完成。随着新季大豆收获,粮食收购正同步展开。在讷河市鑫闻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一旁的铁路线上,一袋袋粒大饱满的大豆正在装车,即将发运。
“我们10月1日开始收购新季大豆,日收储量在二三百吨。”企业负责人韩旭说,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针对豆制品厂推出专用黄豆,满足云贵川等南方市场需求。
更高产的种子、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先进的农机装备……现代科技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全流程,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科技支撑。
在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光明村,浩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500余亩耐盐碱大豆迎来丰收。“经过初步测产,每亩产量超过240公斤,实现了高产。”该公司负责人王浩说,他们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在盐碱地试种耐盐碱品种“东生118”,效果超出预期。
在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镇清河村,数台大型农机正在将籽粒饱满的大豆顺利归仓。“今年我们引进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通过缩小行距、增加株距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率,从而提升产量,增加效益。”讷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庆典说,科技正助力提升大豆单产,拎稳“油瓶子”。
在辽宁省铁岭县万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地块,新升级的7行滚轮式收割机实现了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稻谷装车等系列程序一气呵成,稻秆粉碎后从收割机尾部排出,空气中弥漫阵阵稻香。
“目前合作社所有收割机每天全部出动,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稻田收割工作。”合作社理事长聂明说,他们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购置农机装备,机械化助力种植全流程节本增效。今年合作社种植了4900亩水稻,预计总产量能达600多万斤,再获丰收。
一组组农情调度数据,折射出东北粮食主产区的丰收速度。截至10月24日,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收获超九成,大豆、水稻基本收获完毕;吉林省粮食作物已收获接近九成,水稻、大豆收割接近尾声;辽宁省粮食作物已收获超九成,预计旱田作物在10月末前收获完毕。(记者孙晓宇、薛钦峰、武江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