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探索高校大学生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的新机制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共青团吉林省委始终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注重突出团员和青年特点,把理论武装和实践教育等有机贯通,特别是面向高校共青团,推出《吉林省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团支部专题学习工作指引》、《吉林省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高校团员和青年专题学习工作安排》,扎实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与学校“大思政”相融合,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吉林大学探索“开放办团校”模式
一是强化“联动”效应,构建校院两级团校培训机制。发挥学院团校作用,引导各学院持续开发利用院级团校资源,变团校集中培训的单一模式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双重模式。二是突出“互动”选择,建设团校特色课程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团校课程内容双向菜单制度,在学校团校培训课程基础上,鼓励各个学院建设特色团校课程教育体系,结合学科特色扩充培训内容,丰富团校课程特色内容设置。三是体现“主动”创新,拓展团校教育影响覆盖范围。将团校培训对象由团干部和入团积极分子拓展至广大团员和青年。充分利用纪念馆、展览馆等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与社会实践基地保持积极联系,在社会各界树立起吉林大学团校的“青字招牌”。在历史名人纪念馆开设主题展区,以沉浸式团校教育场景实现校内团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示范带动各学院在展区内开展主题团课、主题团日等活动,辐射更多学生团员和青年。四是树立“行动”导向,深化团校理论结合实践功能。打造“课堂+实践”团课课程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采取理论团课、研学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在实践中引领团员和青年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
东北师范大学建设“校院强联动”机制
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与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机融合、统筹推动,形成党委把方向、团委强引领、团支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校院联动、垂直指导,构建“校团委——院(部)团委——团支部——团小组”工作模式,坚持从上到下统一行动。统筹全校思政工作力量,组建由党政干部、思政教师、团干部等构成的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辅学力量,用好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依托“长白山科技大侠”胡全德老师、“扎根科技小院的优秀共产党员”王秋举等优秀教师资源,深入团支部广泛参与指导团支部开展理论学习。
延边大学抓实“分类+规范”举措
一是确立“五有”团校模式,抓严抓实团校管理,确保团校有组织架构、有课程体系、有师资队伍、有学员管理、有阵地建设。二是聚焦“五类”培训对象,面向入团积极分子、团学骨干、理论宣讲团、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创新创业人才5类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培训。三是落实重点举措,制定1个具体的培养目标、3个有针对性的培训主题、形成1份具有身份特点的“培养成果”,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