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在工业电子世界”里角逐——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观察

发布时间:2023-11-20 10:51:00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偌大的绍兴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内聚集了上千人,大家分别身着黄、绿、蓝、紫不同颜色的服装,两至三人一组,坐在一个个被提前划定好的“格子间”内,操作着电脑和各种工业制造仪器设备。场馆内,只能听到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微弱的“滴滴”声。

  这是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实操比赛的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055位选手在“工业电子世界”中进行着激烈角逐。

  11月16日至18日,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浙江绍兴举行,上千名选手在4个分赛项中切磋技艺,用“技术技能”点亮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的未来。

  从植源于实际应用场景的赛题设置,到紧随行业最新发展的技术应用,本届大赛不仅展现了技术技能人才的风采,也描绘了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新动向。

  赛题源自实际应用场景

  记者看到,在工业互联网安全赛项实操比赛现场的“格子间”中,都摆放着一台综合控制柜和几台电脑,柜子里是一系列实际工业生产场景中会用到的工业设备,包括工业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

  “本次比赛模拟的是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典型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工业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副主任李艺介绍,在实操环节,参赛选手需按要求在上述应用场景中完成网络架构安全设计、业务安全加固实施、业务安全评估评测、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安全事件分析研判等工作任务。“我们还参照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模拟的网络攻击行为,参赛选手要及时地制止并消除这些行为,减弱影响。”他说。

  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陈睿豪、林靖、刘艺超组成的队伍,获得了本次大赛工业互联网安全赛项学生组的一等奖。得知自己的队伍得奖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陈睿豪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比赛共有47道实操题,我们还有8道题没完成,本来以为没戏了。”陈睿豪说。

  一个月前,陈睿豪和队友通过比赛介绍和网络资料第一次知道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架构。“比赛的应用场景在我们课本里面没有,比如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只有去到实际的工业生产环境中才会接触到。”陈睿豪说。

  工业大数据算法赛项的赛题,模拟的是某工厂内一套用于智能化加工生产的数控加工系统,因为生产过程中的振动、磨损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系统设备加工的产品尺寸与程序理论尺寸存在偏差,导致加工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下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工业大数据高级总监赵志海介绍,为解决上述问题,选手需要通过采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分析装备的状况,通过优化系统的工艺参数,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的赛题就是紧密围绕工业制造实际场景和挑战来设置的。”赵志海说。而据记者的观察,本届大赛4个分赛项的赛题都是从真实工业生产应用场景演化而来,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关注到了当前火热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场景,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赛项则把虚实融合技术在直播中的运用迁移到比赛中……

  “通过大赛,可以培养一批懂技术、能将技术应用到不同场景的技能人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赛项专家组副组长乔秀全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新技术,关注新技术,对技术推广和科普有很大作用,也能促进未来产业人才的培养。

  比赛紧贴产业发展需求

  来自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廖俊杰和他的学生梁亦峰、张博宇,分别参加了工业大数据算法赛项职工组(含教师)和学生组的比赛。

  这是廖俊杰第一次参加国家级技术技能大赛,能与全国各地工业大数据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同场竞技,他非常激动。“虽然我没获奖,但通过比赛,我知道差距在哪儿,也了解到技术技能人才的最新需求在哪,这就是收获。”廖俊杰说。

  赵志海介绍,工业大数据算法实操比赛的核心是构建机器视觉检测算法模型和机器加工误差补偿算法模型。上述两种算法是当前智能制造业提升加工精度的共性需求,“我们现在把这两个共性的算法需求迁移到比赛中,也是为了在人才培养上对企业和学校进行引导,希望技术技能人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赵志海说。

  据了解,本届大赛设置了汽车芯片开发应用、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业大数据算法4个分赛项,其中前3个为新设赛项。从本次大赛的赛项上看,行业热点、产业需求已经成为比赛内容设置的重要导向。

  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着眼于汽车芯片研制这一关键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

  而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驱动之下,汽车芯片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在日前召开的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徐尔曼预计,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0亿美元,年需求量将超过450亿颗。

  “在不同种类的汽车芯片中,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只有20%左右,但通过我们的分析,我国现在的技术能生产的其实有60%至80%。”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芯片的产能亟待提升。

  产能的提升离不开人才培养和供给。“对于汽车芯片工程师来说,除了要掌握一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的知识,还必须对汽车行业的特点有所了解,知识面要更广,培养起来更难。所以在汽车芯片领域,我国的人才缺口还比较大。”熊晓明说。

  为给相关行业输送技术人才,本次大赛新设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比赛聚焦汽车芯片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中的应用,包含车载模拟芯片功能设计与验证、车载传感芯片测试和应用、车载计算芯片功能实现以及汽车计算芯片实现硬件在环自动驾驶仿真应用等任务模块,重点培养考核的,是汽车和芯片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引领技术人才培养方向

  此前,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大数据在制造业各环节应用。“数据在支撑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邢镔说。

  目前,工业大数据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领域。今年,廖俊杰所在的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新专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主要面向国内外智能制造行业,培养智能制造、工业数据采集与计算、工业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领域人才。“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方向,这对于我们学校今后的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廖俊杰说。

  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的设置,也反映了汽车芯片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本次大赛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引入了自动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选手设置好的芯片模型会被统一集成到上述平台进行综合测试,测试内容是芯片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验证和应用。“这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比赛。”大赛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项讲解专家叶智豪说,该项比赛对选手的汽车芯片开发、测试以及整体应用能力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边对记者说,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赛项的实操考试设置了多个行业所需的技术考点和赛点,比如图形建模、图形渲染、虚实融合、画面直播等。“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进入大赛,体现了工信部对于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这个比赛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目的。”

  人才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相关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培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技能人才超过252万。2022年10月18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别指出,要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在本届大赛开幕式上表示,大赛旨在通过“赛、展、会”体系联动,选拔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人才与产业双链融合,营造重视人才、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已经落幕,根据大赛的奖励政策,本届大赛共决出22个一等奖、52个二等奖、154个三等奖。同时,还评选出24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熊晓明认为,大赛对人才选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和研发二者无法脱离,可以说应用是研发的源泉;二是平衡应用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存在高低之分;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各类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希望各位选手弘扬工匠精神,坚持走技能成才之路,努力成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