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蜀”原创舞蹈作品荟萃:让心有所属 使心向往之
作者:邱振刚(中国艺术报社理论副刊部主任)
日前,一场名为“心有所蜀”的四川师范大学原创舞蹈作品荟萃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来自四川的舞蹈创作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精巧的构思为观众展现了民族舞蹈的魅力。
在当晚演出的舞蹈作品中,多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在男子群舞《天鼓》中,编导将民族传统技艺在祖孙间的传承过程,浓缩在从日出到日暮的一天之中。在鼓与人的互动中,蕴藏着无数生机,显示出藏族人民在新时代豪迈前进的精神风貌。作品吸收藏族传统背鼓舞蹈“阿羌姆”的特定形态,又开发出背鼓前滚翻等新动作,体现出多元的美学特质。
表现藏族少年学习民族乐器藏胡的男子群舞《少年弦歌》富有青春朝气,尤其是肩部旋转和腰部俯仰的动作造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中舞者姿态富于变化,动作衔接流畅,极具力量之美。藏胡这一民族乐器,也被运用到表演中,使得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有了依托,同时在刚劲有力的整体基调中增加了一种活泼意味。男女群舞《走祥云》中有着“走”的多种形态,既有大步的跨越、跳跃,又有碎步慢行,间或还有停歇、踟蹰,编导用隐喻着奋斗精神的“走”,映射出羌族人民从大山深处一路披荆斩棘,走向美好生活的历程。对舞台空间的充分运用是这一作品的重要特征,高位领舞和低位群舞交替出现,传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女子独舞《待嫁》描写了一名彝族女子期盼阿哥归来。这一作品深入发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叙事性的舞蹈动作,一一表现人物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未来的期待,塑造了凝练内敛的舞台形象。
还有一部分作品的主题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回应。女子群舞《云水伊人》表达了探索自然奥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舞者通过各种绸舞技巧,将蓝色裙裾和绸巾飘扬在整个舞台空间中,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得到极具张力的表达。女子群舞《花儿十八》立足青年女性视角,展现出她们对爱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极具生活情趣。为了突出女性舞者的轻柔之美,编导将丰富的手形变化嫁接在舞蹈中,将花儿这种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文艺形态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呈现。
男女群舞《远山不远》,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这部作品和众多同主题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了扶贫主体和帮扶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更关注了一些易于被忽略的内容,即扶贫主体的内在情感变化。具体到这部作品,就是来到甘孜州康定市塔公乡支教的主人公夫妇之间的情感互动。作品拿出大量篇幅刻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伉俪情深,通过凸显他们的志同道合,给宏大的时代主题增添了更多人性光彩。这部作品从舞蹈艺术本身的特点出发,没有直观呈现藏族地区物质生活场景,而是更多地采用舒展性的舞蹈语汇来展现藏族群众幸福的生活状态。这也从新的视角展现出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参与者精神世界的升华的理念。
“心有所蜀”原创舞蹈作品荟萃演出中的舞蹈作品从题材、主题到舞台表现,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稍显不足的是,整场演出中群舞的比例稍大,或可增加更多的独舞、双人舞。群舞固然有更加整齐壮观的场面、更直观的艺术表现力,但独舞、双人舞也有其特殊的功能。这既是对一个演出单位拔尖人才的展示,也是阐述某些特定主题所必需的。当以群舞、集体舞的形式来展现较为宏大的主题时,创作者更易于把注意力放到大场景的营造上,用展现代替剖析,用舞台画面的铺陈来代替对深层主题的提炼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回顾以往,贾作光创作并表演的《雁舞》,李仁顺改编、崔美善表演的《长鼓舞》,杨桂珍编导、刀美兰表演的《水》,巴图创作表演的《鹰》等独舞、双人舞作品,都堪称不同时期我国少数民族题材舞蹈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也启示着我们,独舞、双人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舞蹈工作中虚心学习前辈艺术家的经验,从舞蹈艺术表现主题、刻画形象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丰富舞蹈节目的多样性出发,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独舞、双人舞作品。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2日 16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