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 奋斗同路人│90后返乡青年张至:让微生物在沙土里“发芽”
这几天,张至和同事们正在忙着做菌种的扩繁实验。“有两个菌种的生长情况还不错,顺利的话明年我们将在基地进行野外种植。”张至说。
“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它能帮助土地和大自然恢复自身的免疫系统。沙地里长出赤松茸这样的菌类,说明沙地的生态系统正在自我恢复。”从2019年开始,张至和同事们在两年多时间里进行了十几轮的实验,逐渐在被改造后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林地里实现了赤松茸野外人工种植。
201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张至回到家乡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开启了一条微生物治沙的尝试。“通过传统的治沙方式,老百姓只有种树的收益,林区也存在树木养分缺乏、生物单一的问题,如果能够成功引入微生物,通过生态治理的模式,老百姓还能多了‘林下经济作物’这份新收益,治理效果也更可持续。”
确定了微生物治沙的路子后,张至和父亲张应龙先后前往德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海外通过微生物开展生态治理的先进做法。
“当时我们进口了一些菌种原株,在实验室阶段的扩繁和微生物分解效果相对符合预期。但技术方要求,只能对菌种进行一次扩繁,且经过二三次扩繁的菌种对废弃物的发酵效果也不理想。”引进菌种扩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张至的工作一度陷入了瓶颈。
“治沙本就是一个极其缓慢艰难的过程,须得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张至说,父亲等老一辈人治沙的艰辛言犹在耳,这也让他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一定是可以战胜的。
复盘后,张至和同事们继续探索,尝试将国外引进的菌种和本地菌种共同驯化。经过反复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混合后的新菌群对废弃物的分解效率有了较大提升。“目前,我们将引进的菌种与本地菌种相结合,分别研发出能帮助有机废弃物分解发酵、实现土壤改良和除臭等不同方向的单品微生物。”
围绕毛乌素沙地土壤治理,张至参与了多项国家、省级交付的科研实验。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的GEF项目试点为例,2015年到2018年期间,他联合中科院西安分院以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开展防治土壤退化和土地可持续管理。“总共有5万吨来自附近农户的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形成肥料,洒在治沙基地的试验田中。”
“把科技当成与自然交流的最好渠道,这是打开自然生命密码最好的钥匙。”目前,他参与了“中科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毛乌素沙地土壤修复及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等多项科研工作,努力通过更多的科学技术,助力毛乌素沙地的治理。
今年,张至团队入选了由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的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不仅如此,张至也收到了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区沣西新城的橄榄枝——免费办公室,助力张至这样的年轻团队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
“治沙不止是种树,我们探索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大自然修复自我循环的能力,带动更多的老乡致富增收。”张至介绍,今年团队已完成二百亩赤松茸的种植,未来希望更多的微生物在自己脚下这片沙土里“发芽”。
总监制:金锐
监制:王岑予
策划:刘洪侠 田昕禾
记者:张亚云
剪辑:沈柏锋
设计:朱钧有
统筹:杨月 卫艳菲 田博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