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个体生命,讲述“何以中国”

发布时间:2023-12-28 11:26:00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唐 俊

  当前,纪录片的国家相册价值已深入人心。纪录片为国家和民族留存影像档案,不仅是记录当下可感可触的社会现实,亦需反映渐行渐远的历史世界。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炎黄子孙的生存方式、精神信仰、审美意识、仪轨制度等从何而来、何以如是?在愈来愈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时代,亟需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各种文艺作品对此予以回应、解答。近日播出的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纪录片《何以中国》,既是对“何以中国”这一重大文化命题的回应,亦是海派纪录片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探索全新领域,以影像叙事溯源中华文明

  中国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生产大国,但所涉及的时间域仍有限,极少有作品追溯到夏商周乃至更为遥远的上古时代,因为这不仅存在文献史料较为缺乏的问题,更面临着难以影像化表现的拘囿。

  而《何以中国》构筑了恢宏的体例,由秦汉王朝上溯夏商周三代,直至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之交,以非虚构影像叙事全方位讲述中华大地上的文明史,系统追溯中国的根脉、源起以及多元一体的发展。打造一部影视化的早期中华简史,展现“何以中国”的深刻内涵,这对长于现实题材的海派纪录片而言,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拓展与创作进阶。

  承继纪实精神,基于考古实证的模拟复原

  海派纪录片的称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以美学变革、视角下移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中,上海电视台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广受关注。海派纪录片倡导纪实主义精神,主张通过参与观察、跟踪拍摄,以形声一体的影像叙事呈现生活原生态,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当今,在讲述无法实拍的远古岁月时,中外纪录片普遍引入戏剧美学手法进行展演。《何以中国》也通过演绎手段建构影像体系,但海派纪录片所倡导的纪实精神、写实品格仍蕴含其中,这表现为敬畏历史、尊重事实,追求一种高精度的、基于考古实证的模拟复原。创作团队不满足于大多数历史纪录片中大体近似的情景仿真,也没有因写实困难重重转而进行写意化呈现,而是紧紧依托与远古对话的关键媒介——文物,选择了历经艰辛的田野拍摄(3年跑了230多个点位)和严谨的模拟复原创作,以影像化呈现出中华文明摇篮期和童年期的真实图景。

  《何以中国》组建了强大的学术顾问团,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影像构建,从而使作品拥有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和事实依据,并具象体现于片中的大量细节之中。除了代表性文物展示外,几乎每一幕模拟叙事场景中都蕴含着考古实证。

  例如在《秦汉》一集中,胡歌出演悬泉置啬夫弘,他全身的装束都按西汉陶俑制作,连头巾、帽子系带的方式也有真凭实据,所书写的汉简以及使用的毛笔、书刀、研墨石等均按照考古实物复原。这种基于考古实证复原的细节遍布全片,如器具的摆放陈列、服饰的造型穿戴、图纸的绘制样式等。仅根据考古成果复原制作的服装就达2000多套、道具达3600多件,这背后是精益求精的付出。这种模拟复原虽然在美学上不同于纪实性摄录,但创作精神相通,铢积寸累的坚持终能形成强大的写实力量,弥散出真实的魅力。

  注重微观视角,以小人物代入大历史书写

  在《何以中国》展示的博大历史图卷中,宏观视角自不可少,但创作者也非常注重微观视角的表达,并将两者有机相融。回顾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开办之初,即以“追踪改革大时代、讲述人生小故事”为定位,这奠定了海派纪录片关注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情感和命运的文脉。虽然今天的海派纪录片题材较30年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但这种创作精神和文脉赓续至今。《何以中国》常用小叙事牵动大叙事,以个体故事为切口,自然代入到大历史的书写之中,宏观与微观的转换自然,形成了散文化、诗意化的讲述方式。

  在通史综述型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主角大都是帝王将相、大师鸿儒、传奇人物,普通个体通常不具可见性。而在《何以中国》里,除了风云显赫者之外,还出现了一批小人物形象,他们在自己的时代籍籍无名,却冥冥中成了后世人们追溯历史的引路者。如在汉代丝绸之路上担任邮驿小吏的弘、在戍边部队服役的转、秦国的底层士兵兄弟黑夫和惊,以及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坡青年、凌家滩青年等先民形象,他们因汉简公文、木牍家信、器皿墓葬等的出土而为后世发现或推测,得以“透物见人”,穿越时空向现代观众讲述浩渺往事,表达思绪情感,描绘日常生活,并与历史相勾连。

  《何以中国》的微观视角,使其具备了一种不同于宏大高远的历史叙事风格,观众得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世事百态,感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个体生命,既有金戈铁马、生离死别,也有温柔婉约、脉脉深情,笔触细腻动人,有效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该片导演干超的职业生涯就起始于《纪录片编辑室》,《何以中国》的美学形态和题材类型虽与之全然不同,但依然闪烁着海派创作理念的星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宝库。运用影像化手段发掘和展现厚重文明积淀,发挥纪录片公共教育的功能,使一代代人知来处、明根源、增自信,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对具有浓重都市印记的海派纪录片而言,亦打开了可持续探索和创新的广阔空间。

  《何以中国》通过精美的文物展示、细致的模拟复原、鲜活的故事讲述,将原本枯燥的考古材料活化为一幕幕可影像化的历史场景,引发观众的共鸣、回味与思索。该片为海派纪录片的历史题材创作开拓了新领域,构建了一个闪亮的节点。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