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研人员扎根边疆十载 守望绿洲 把论文写在沙漠里
风沙肆虐,逼人节节败退。一眼望去茫茫沙海,没有路,只能靠毛驴拉车深入沙地。201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沙漠研究站”),甘肃小伙儿薛杰有些茫然。
策勒沙漠研究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唯一的国家级沙漠研究站,当地风沙灾害频繁。10年来,每年4月至10月,为了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管理,作为策勒沙漠研究站的一员,薛杰和队友多次奔走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监测并获取一手的气象、风沙流、地下水水位等数据。
“这是骆驼刺,抗旱能力极强,别看它在地面只有几十厘米高,地下的根却能达十几米深。它从沙地深处汲取水分,用坚硬的枝干应对干旱沙漠,是防风固沙的荒漠植物。”近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策勒沙漠研究站,副站长薛杰向记者介绍了有“沙漠勇士”之称的典型荒漠植物骆驼刺。
沙漠中一簇簇不畏风沙、坚韧生长的骆驼刺,助力沙退人进的奇迹,也见证了薛杰和队友一次次深入沙漠工作的时光。酷暑时节,大伙儿在松软沙地里徒步八九公里,豆大的汗珠不时流下,皮肤也晒得黝黑。
有时和队友深入沙漠采集数据,数据传输了一半,遇上汹涌而来的沙尘暴,瞬间天昏地暗。防护眼镜、口罩、防风帽……即使采取了整套防护措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还是会被细如面粉的黄沙侵袭。这样的场景,薛杰已屡见不鲜。
“大家回到站点时,鼻子、耳朵、眼睛等全是沙子。风沙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队友迷路的情况,绕了很远的路才和大家汇合。”薛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不能说把沙漠全部消灭,但人沙和谐是我们的目标。”
薛杰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毕业生。本科学数学专业、硕博专攻自然地理学的薛杰,曾在策勒沙漠研究站雷加强研究员的指导下,依托策勒国家野外站支持,围绕新疆“高山-绿洲-荒漠”系统,尝试利用多数据源重建了高山区的气象数据,并量化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量化策勒绿洲生态需水量,协调了策勒绿洲农业灌溉与生态需水间的用水冲突。
“将数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不仅融合了数学与水文水资源学科,也让我明确了科研道路上的探索方向。”薛杰说,博士毕业后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工作,是他从未后悔过的选择。
“这边风沙大,身体不太适应气候变化,至今也不时会流鼻血。”薛杰坦言,刚来到站点时,虽然打过退堂鼓,但深入一线调研后,发现自己的工作能给当地带来一定贡献时,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有价值。
“只有荒凉沙漠,没有荒凉人生。”薛杰感慨地说,当地老百姓的淳朴和热情深深触动着他,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激励着他,也是他想长期扎根边疆的原因之一。如今,薛杰从事干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社会水文模拟及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已主持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了国内外学术论文80余篇,入选了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从0到1原始创新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新疆“杰青”、新疆“优博”等,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荣誉。
在策勒沙漠研究站,有一支以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和绿洲生态系统稳定研究为核心的26人科研团队,其中就有不少像薛杰这样的年轻人。薛杰说,在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研究员的带领下,策勒沙漠研究站从科学防沙治沙,再到科学用沙,筛选出的防沙治沙植物20多种,恢复绿洲边缘天然植被25万亩。同时,组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荒漠深根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实验室,经过不懈努力,风沙前沿后退8公里,策勒县38个村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当地农牧民还通过种植经济林,发展“柽柳+肉苁蓉”等生态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我希望能帮助青少年探索沙漠的奥秘,了解到沙漠的知识,并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荒漠化防治中。”平日里,薛杰和队友们结合乡村实际开展各类知识小讲堂、科普文化活动等,让青少年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今,策勒沙漠研究站加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也成为2023年新疆唯一入选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近5年,策勒沙漠研究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大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30余次,累计3500人次参与。
“把科研论文写在沙漠里,为新疆沙漠化防治、荒漠生态恢复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是我的目标。”薛杰说,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策勒沙漠研究站,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守望绿洲,坚守初心,向绿而行,为荒漠化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