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长征火箭“开门红”!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发布时间:2024-01-10 15:44:00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战告捷,长二丙火箭2024年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它是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能精准捕捉到更加遥远和暗弱的暂现源和爆发天体,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对研究恒星活动、黑洞和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演化、并合等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采用天文时域观测方法在软X射线波段,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系统性地发现宇宙高能暂现和剧变天体,监测已知天体的活动性,探究其本质和物理过程。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共搭载了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两台有效载荷。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运用了“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可实现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1至2个数量级的提升,在进行大视场探测的同时,能够精准捕捉到宇宙中遥远暗弱的高能暂现源和转瞬即逝的未知现象。卫星设计寿命5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卫星电子偏转器技术的全国产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秋良介绍,研究团队历时六年攻关,成功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发射升空之前,电子偏转器已在地面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环境模拟测试,达到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空间应用标准,预期工作寿命将在10年及以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长二丙火箭副总设计师李君介绍,此次任务采用的是长二丙火箭两级状态基本型。2024年,长二丙火箭将持续实施高密度发射任务,面对挑战,型号队伍将持续推进产品状态通用化,促进产品设计和工艺状态统一;采用新技术、新流程,稳步提升产品可靠性、配套效率和任务适应性。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卫星系统,国家天文台负责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实施测控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负责运载火箭研制生产。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6次飞行。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