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千年运河 传璀璨文化
【专家视点】
作者:耿坤丽、张彦台(分别系河北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开凿至今逾2500年的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河繁华在,历史韵味长。大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历史文物和古迹,如古桥、古码头、古建筑、古水闸和古村落等。这些遗产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水利、建筑工程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沿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运河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对其保护的兴趣和参与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分类分级建立保护名录,划定保护区划,建立文化遗产巡查监管机制;在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大运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防止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破坏文化遗产;对古桥、古水闸等重要文物进行科学修复和定期维护,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运河美,美就美在运河水。在切实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需做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立更为严格的水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岸植被,重建水生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通过系列举措,使运河成为流动、环保、清洁、安全的生态长廊。
工匠精神,非遗传承。在大运河沿岸,除了那些具体的历史建筑和器物,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丰富内涵。这包括手工技艺、百姓风俗等。高质量促进大运河非遗活化利用,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挖掘沿线的传统技艺,编纂系列图书资料,为后续学习传承提供丰富的教材;可以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统技艺演示等,将这些传统文化引入日常生活,促进其在社会中的传播;应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包括提供技术培训、生活和创作的资助,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使这些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和融合发展,包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
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把过去的智慧创造,变成当下现代化建设的参与力量。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保护、挖掘和阐释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重点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可以通过开发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到大运河的历史魅力。河北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大运河廊坊香河段和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让昔日盛景重现,吸引了万千游客,这是很好的范例。我们还可以结合大运河文化元素,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图书、纪念品、艺术作品等,扩大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讲好大运河的故事。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5日 05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