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引领力更强 与普通青年更贴近 上海青联改革带来源头活力
参加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完成一篇青年相关的重点调研课题加5分,每人常态化联系20名青年……以上这些量化标准,是《上海市青联委员履职手册》中“委员考核标准”的部分条目。
2016年,经党中央批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印发了《全国青联改革方案》,自此全国青联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上海是2015年第一批群团改革的试点省市,从开始改革到2019年第一次换届,再到2024年第二次换届,改革正逐步为上海青联带来源头“活力”——青联的政治引领力更强了,青联的会员团体更有代表性了,青联工作与普通青年更贴近了。
“青联改革一直在路上。早期我们关注能不能把人员结构调整好,现在我们关注人员结构调整好以后怎么更好地联系青年。”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说,改革现阶段,上海青联重点关注如何做好“青联姓党、青联担当、青联联青、青联为民”4个维度的工作。
每名委员都有“4+1”理论学习任务
2022年9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印发《新时代深化全国青联改革实施方案》,上海结合实际,迅速制定了这一方案的“上海版”细化落实方案,其中包括改革措施44项。
上海版方案在“强化政治引领”方面细节感满满。比如,明确每名委员至少开展两次面向身边青年的学习分享及宣讲活动,围绕助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至少献计献策1个,至少为青年办实事1件。每一名委员都要完成“4+1”理论学习实践,内容包含青联大讲堂、红色寻访、青联读书社、青年讲师团和“我为青年做件事”。
“我就是按照委员履职标准里的要求,定期参加青联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就觉得自己创作作品应该更精致一些、更有现实感一些。”网络作家王小磊经常在各种文艺创作者沙龙上表达自己的鲜明观点,“我们国家网络文学20多年发展下来,不能光发爽文、流量文、怎么好玩怎么来,我们要出精品力作,除了想象力之外也要融入更深刻的、体现人性的好东西、好作品”。
通过参与青联各项活动加强理论学习,王小磊深刻认识到文艺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心声,“只有做好‘两个结合’,让网络文学作品体现中国特色、人情百态,才能推动中国网络文学未来走向世界”。
2023年,上海市青联专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引领市、区两级青联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委员领学、委员宣讲、委员座谈“三步曲”,深化理论学习成果,将委员政治引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5年来,上海青联累计开展学习活动逾300场,覆盖青年超过10万人次,实现各级委员政治培训全覆盖。青联委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扎实开展“我为青年做件事”实践活动。
青联委员高煜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还是上海地铁虹桥火车站站车站站长,也是一名青年讲师。她的宣讲接地气,年轻人爱听。“我从2010年世博会开始就当志愿者。现在在地铁站服务,一样要拿出当志愿者的干劲来。”她主动关注车站游客群体的需要,发现了虹桥枢纽火车地铁换乘安检重复、残疾人通道兜圈子等问题,还提出解决方案、落实改进工作,为乘车人一点一点谋便利,“立足工作岗位,着力解决青年人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是我作为一名青联委员应尽的职责”。
青联大会上、工作总结中都会有“调研报告”
近期,上海市静安区青联正在以界别为单位向青联委员征询了解他们的调查研究开展情况。
按照最新的“上海版”青联深化改革方案,针对青联委员的政治引领问题,方案要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青年创业等方面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人才智力优势和广泛联络优势,面向市青联委员和各会员团体开展上海青联青年统战工作重点课题调研,推动专题调研成果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人民建议等。5年来,上海青联成立提案和建议工作委员会,落实“一界别一年一提案”机制,累计提出提案建议403份。
静安区青联重点聚焦的是“科技企业人才痛点”问题。一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又是当前关注的热点。
静安区青联委员翟惟清在上海外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工作,因此承担起了调研问卷的发放工作。她选择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信息通讯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行业企业为调研对象,共计120余家,企业规模从10人左右的小微科创企业到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都有。调研问题主要涵盖校招人才需求、社招人才需求、招聘困难原因等8个维度。
“我们建议,政策制定者层面未来可以定期跟踪、发布科技企业人才需求和紧缺技能岗位提升培训等,既能服务辖区内的科技企业、建立长期联系;又能及时给找工作的年轻人一些指引。”团静安区委书记、区青联主席吴佳妮说。这样的调研报告静安青联5年来还做了很多,每次这些报告都会成为青联大会上、工作总结中的亮点,“说明委员们实实在在在关注青年问题”。
各类青年社团更活跃,青联联青更有效
对团体会员的重视和培育,是《新时代深化全国青联改革实施方案》的一个重要信号。能不能把青联会员团体建设好、拓展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联能否联系更加广大的青年。
全国青联相关负责人解读前述方案时指出,让最大多数青年有组织依托,实现对青年的组织和再组织,是最广泛团结各族各界青年的有效手段,是青联工作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联系的青年组织多不多、有没有代表性,直接决定青联对青年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海青联着力破解组织覆盖不健全问题,2023年新增吸纳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市网络作协、市电竞协会等4家社会组织,市级青联会员团体达到44家。
为更广泛凝聚各界青年,上海青联成立青年人才骨干库,日常联系、引领、服务超3000人。骨干库里的青年人才,虽不是青联委员,但都是青联的“后备力量”。2023年3月,针对常态化疫情管理后大量海外归国人才涌入上海的现状,上海青联成立了“海外留学归国青年和海外侨胞青年骨干库”,首批共吸纳52名35岁以下的优秀海外归国青年,95后大约占比37%。
在美就读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国创业的过常乐就是其中一员。他现在是上海缘昌医药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生产和研发先进医药化工装备。他在骨干库的培训活动中,认真调研了海归青年人才的情况,并正式向骨干库秘书处提了建议:是否能探索对某些不符合落户条件的特殊人才,适配一些开放灵活的落户政策;是否能与国外各大学校的校友会保持联系,增进与海外校友之间的感情,欢迎他们回国发展;是否可以梳理在涉侨涉外事务实际办理流程中的细化服务等。
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青联旗下的各类会员团体如今要求“凡进必训”,定期开展轮训和委员培训工作。上海青联形成了会员团体管理、直接联系青年、常态化下基层等制度,量化履职行为,把“软任务”变成“硬要求”。
社团基础夯实了,青联委员的人选也就多样了。目前,上海青联委员中党政工作者、企业负责人的比例大幅下降,一线劳动者、科技青年人才比例不断攀升。在上海青联最近一次增补的委员中,一线、专技人选超七成,没有一名党政干部。
青联委员严格落实青联联青、青联为民的要求,2023年上海青联发起上海困境青少年帮扶行动、上海青联社区代配药专项志愿行动,组织全体委员化身“运蔬侠”“配药侠”,800多名委员为2.3万户家庭送生活学习物资、送急难特需药品,上海青联因此获评“感动上海”年度集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