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中国人的故事|栾帅:博士毕业后,他把工位搬到工地

发布时间:2024-01-17 15:05:00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牟昊琨 通讯员 陈卓 实习记者 任馨蕾)手握多项发明专利、名校出身、博士——轻轻抛出这3个标签,“年轻有为”“人中龙凤”的形象便呼之欲出。

  父母对栾帅的未来有许多展望,但无论如何,“去工地搬砖、钉钉子、拌水泥”这些事大概率不会包含在内。“供他这么多年读书,是为了让他找一份‘不湿鞋子不脏脚’的白领工作”,在原本劳累了半辈子的父母看来,这两种职业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不会相逢。

  2019年,栾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在众多名校伸出的橄榄枝中,他最终选择把工位搬到“工地”,来到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把工地当作科研战场,放下手里的笔和键盘,捡起锤斧铲锹,做工地上的“博士”。“我希望做点‘落地’的东西,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他说。

  博士进工地,感叹“没毕业”

  “施工现场是创新最好的沃土。”这是栾帅工作时的最大感悟。

  尽管早有准备,但第一次站在工地上,栾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虽然是哈工大土木工程的博士,别人认为他什么都懂,但他到了现场,依旧感觉自己还是个“没毕业的学生”:工地上很多东西,他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但没见过实物。

  这种“没底气”的感觉,顿时让他压力很大。不接地气、不去现场,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无济于事。栾帅是一个喜欢用行动说话的人,于是他在入职第一天就申请到施工一线,在深圳地铁13号线当一名普通技术员,每天七点半的早会结束后就戴上安全帽、背着图纸“钻”到工地,从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到基坑工程和主体结构,每个环节他都认真对照图纸和方案,指导现场作业;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处理,发现问题立即提出对施工方案的整改或优化建议。休息时,他还拉着工人聊施工现状,看实际施工时存在的困难,了解哪些地方难施工……一来二去,他和大家都成了朋友。

  走出了第一步,他很快在工地“大展拳脚”……

  “学院派”变身“实践派”

  在栾帅看来,建筑虽是个传统行业,但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有时光靠自己和团队很难解决,不妨向外求创新,将项目需求和行业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栾帅记得参与深圳地铁13号线项目建设的时候,多个车站场地内埋设着大量各类管线,错综复杂。有的需要迁改,有的需要保护。“按照以往施工经验,如果一不小心破坏管线,对周边居民生活会造成不便,严重时会造成周边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还会有安全风险。”栾帅说,按照传统方法,一般是把各类管线绘制在一张CAD图上,并在地面做好管线保护标识。但是管线改迁过程中,经常会破坏管线标识而又不能立即修复,而且如彩色蜘蛛网一样层层叠叠的二维管线图对于施工人员来讲,看起来就头大,很难快速找出所需的信息。如何更便捷高效地进行管线迁改施工和管线保护管理,让他伤透了脑筋。

  于是,栾帅要求团队成员深入一线,在现场捕捉创新需求。同时,方案研讨会、头脑风暴是他和团队的“家常菜”,一些新奇的创意思路常这样诞生。最终,他们决定通过BIM技术,把原本用图纸和表格呈现的管线分布,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

  “在与管线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充分交流沟通后,我们开发了基于BIM的地铁域管线迁改与保护工法,并开发了相关插件,可以将管线信息直接转化成BIM模型,从而清晰、直观地展示所有施工信息。地铁施工过程中如果在哪个部位要开挖、钻孔,可以从BIM模型里迅速找到那里管线的详细信息,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栾帅将通过BIM保存下来的数据比作人体中的DNA,地铁施工现场的所有信息通过数字技术被永久保留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一键查询”,全方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和“外表内心”。而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则可通过“智能感知”立即定位问题,追溯缘由,所有的结构构件、设备、管线以及之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

  考虑到施工现场不可能人人拿着电脑查看BIM模型,栾帅还将模型轻量化处理,并结合了AR技术,“在现场粘贴二维码,扫码后可以在手机、平板上查看各类管线埋置情况,并可以实时跟踪定位。”项目应用了这个方案后,地铁施工现场再也没有出现管线破坏的情况。

  科技在提升工人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助力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盾构渣土处理是地铁建设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盾构渣土是随着盾构机施工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渣土,它通常是泥浆状,并且成分复杂多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栾帅和技术团队在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之后,建立和优化了盾构渣土的水洗、分类、分离、分级、除铁和脱水等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深圳地铁13号线150余万方盾构渣土的排放和污染问题。

  像这样有关“突破”与“解决问题”的生动例子,在栾帅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

  那些想来工地的年轻人,到底咋想的?

  把青春献给工地,工地也还栾帅累累硕果。

  他带领团队参加202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获BIM技术员项目团体第一名,带领团队获“智建杯”国际智慧建造创新大奖赛金奖、中国市政协会“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累计发表论文、专利、工法等科技成果20余项。盾构渣土处理的创新方法,不仅大幅节省了工程施工成本,还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从“学院派”到每天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的“实践派”,栾帅的同事屠名,这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见证着栾帅的成长。共事这么多年,栾帅身上的一个特质一直让屠名印象深刻——对工作中遇到的模棱两可的答案坚决说“不”,“眼中容不得沙子”,他一定会将问题弄懂、弄透后才肯善罢甘休。他总是说:“技术是为工程现场作支撑的,要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与项目。”

  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的张超逸在和栾帅的共事中,一起把图纸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后,他现在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要在工地上“读一个博士”,更好地把科研与实践结合起来,他觉得这是工程人最大的幸福。

  除了栾帅、屠名、张超逸,单位还有不少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地铁施工现场的并肩作战中,不仅成功在工地推广应用了各类前沿科技,更让外界看到了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更多可能性和未来大好的广阔前景。

  栾帅的徒弟,前两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的邹栋宇就是被这“诱人”的前景吸引来工地的。

  这几年,不少名校毕业生选择入职施工企业,亲身下工地体验一线的施工作业,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网友问,学历这么高,为什么还要选择到工地“自讨苦吃”呢?

  栾帅说,当年他们班的同学,很多人毕业后都来到了工地,高学历人才下工地不再是一件稀奇事了。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落实,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态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迈向智慧建筑新时代,让智慧工地愈发吸引年轻人。

  工作这几年,栾帅也很清楚工地生活有多辛苦:夏天凌晨天没亮就要起床趁凉快开工,冬天没有暖气;遇上深圳三伏天,到工地不一会儿就湿透衣衫,双颊晒得发烫发紫,汗水止不住地顺着安全帽帽衬流到眼里,蛰得生疼;夜间带班的时候,蚊子隔着裤腿都能咬出好几个包;在近60米的超深工作井施工之初,每天沿着梯笼在基坑“爬上爬下”直到双腿发软……

  栾帅说,这几年的经历和自己的知识结构让他已经离不开工地了,“工地上确实是苦,可我不想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工地上最能实现我的价值。”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