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年三十”时有时无原来跟月亮有关!专家详解

发布时间:2024-01-18 11:16:00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近日,一条“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热议。究竟“年三十”为什么会时有时无呢?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勇:我们的除夕有时候是大年三十,有时候是腊月二十九,这跟我们中国农历的纪年有关。我们中国农历当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来确定的,我们称之为“朔望月”。古人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的初一,称之为“朔”,满月的那一天我们称之为“望”日。

  据介绍,中国农历中,一个月完整的周期就是从农历初一到下一次朔的日期。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自然节律,朔的时刻可能会落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所以每个“朔望月”也不相同,平均长度是29天12小时44分多一点。因此,有时会出现小月29天,有时会出现大月30天,当农历腊月为小月时,除夕就落在腊月二十九。对于农历来说,除夕是“年三十”还是“年二十九”没有特定规律可循。没有年三十的年份并不少见,比如,最近几年里2013年、2016年、2022年就都没有大年三十。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勇:根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50年的26年当中,除夕是大年三十的一共有14次,是腊月二十九的有12次。虽然大年三十有时候会“消失”,但是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是腊月三十,作为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除夕一直都在。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高伟强 李墨白 河北台)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