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在黄河桥上的“小房子”里“夜行”

发布时间:2024-02-06 16:46: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冬天黄河桥面寒风凛冽,冻透的钢梁桥里面哈气成霜,他们戴着头灯在黑漆漆的箱梁桥里“摸索”前进。桥下是一个个梁箱,梁箱里隔断特别多。检查人员走在里面每隔3-4米要跨一次“栏”,他们每次检查完毕要跨312个栏。每次“跨栏”40厘米高度看着轻松,走时间长了腿就开始不由自主地降低高度,越走越感到费劲。虽然每个职工都戴着安全帽,帽顶却都是坑坑洼洼的,那是“跨栏”时与头顶钢构件亲密接触留下的印记。

  ——————————

  冬日,黄河波光粼粼,奔腾流向远方。位于陕晋两省交界处的1200米长的南同蒲铁路黄河大桥如钢铁巨人,用臂膀托举着线路上的列车飞驰而过。

  早上8点,身穿黄色作业服的张晋刚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作业。南同蒲铁路是连接陕西山西两省重要的客货运通道,张晋刚所在的西安工务段华山桥隧养修工区有22名职工,负责黄河大桥日常检查养护工作。春运期间,线路上增开了多趟旅客列车,他们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检修设备,守护着大动脉安全畅通。

  “今天进里面检查就基本看不到光亮了!”黄河铁路大桥上面跑火车,下部巨大的钢梁由一个个钢结构“小房子”构成。张晋刚和工友们来到一个半米高的检查口,打开盖板,依次探身钻进去。走进梁体内部眼前漆黑一片,一个个梁箱接缝如同一个个窗格延伸至远方。拿着强光手电,光仿佛都被一个巨大的黑洞吸收,逐渐微弱起来,人行走在里面如同走进幽远的时空隧道。

  “在漆黑空旷的箱梁桥内,检查锤就相当于我们的‘听诊器’,通过敲击检查梁体螺栓是否有松动、脱落、开裂。”借着头灯的光亮,张晋刚走在最前面。从顶部螺栓,到侧向螺栓,眼看手敲耳听,箱体里的上万颗螺丝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黄河大桥是全线的重点设备,春运期间,他们加密检查频次,一个月内需对8万颗螺栓、桥上3408根枕木、6816个螺栓以及96个支座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大桥状态良好。

  “敲的时候,要注意听这个声音,紧固的螺栓声音清脆,稍稍松动的螺栓,声音就有一点闷闷的……”张晋刚一边拿着检查锤敲击螺栓,一边对身旁的徒弟卫小林说。从脚下铁板到头顶天花板螺栓密密麻麻,每个螺栓需要在不同角度分别敲击2至3次,1000个螺栓就要上万次敲击。他们依次敲击,不漏一个。

  “干这个活,要耐得住寂寞,一进去就看不到光,一待就是大半天。”张晋刚说。冬天黄河桥面寒风凛冽,冻透的钢梁桥里面哈气成霜,他们戴着头灯在黑漆漆的箱梁桥里“摸索”前进。桥下是一个个梁箱,梁箱里隔断特别多。检查人员走在里面每隔3-4米要跨一次“栏”,他们每次检查完毕要跨312个栏。每次“跨栏”40厘米高度看着轻松,走时间长了腿就开始不由自主地降低高度,越走越感到费劲。虽然每个职工都戴着安全帽,帽顶却都是坑坑洼洼的,那是“跨栏”时与头顶钢构件亲密接触留下的印记。

  1992年张晋刚从部队复员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桥隧工,每天登桥上山养护设备。30多年过去了,他也从年轻的小伙儿变成老职工。这些年,张晋刚明显感到腿脚没原来那样利索了,“过去‘跨栏’探个身就能过去,现在老胳膊老腿,为了稳当起见,得先用胳膊撑在横板上,身子再接着过去”。

  “师傅,箱梁顶上螺栓我上去看,你别上去了。”头顶上的螺栓,站在底下看不见,得借助梯子登高检查。徒弟心疼师傅,不等师傅说话,卫小林一把从师傅手里接过梯子,“噔噔”几下上去了。

  “犄角旮旯的螺栓再看看,拧紧!” 张晋刚在旁边不断叮嘱。随着“哒哒”声响起,卫小林拿着锂电池扳手把螺栓复紧。而站在下面的张晋刚也没闲着,又开始检查脚面附近的螺栓。

  “现在设备好多了,原来老桥检修任务比这多几倍!”张晋刚说,2019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南同蒲铁路黄河大桥实行了硬件改造,将原来老式钢梁结构改造成了箱梁结构,使设备保安全能力大幅度提升。

  卫小林2011年分到这里,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跟师傅上桥,“看到脚底下的河水,整个人心惊胆战的。”张晋刚说,卫小林干得不错,“几年下来迅速成为班组的业务骨干”。

  桥下检修忙,桥上列车通过忙。每当列车驶过,头顶不时传来闷雷一样的声音。桥梁里面阴冷、黑暗,让人感到很压抑。黄河大桥地处偏远,他们中午通常都是带着馒头、榨菜吃顿简餐,累了就靠在钢隔断的“门栏”上休息一会儿。

  经过7个小时“夜行”,张晋刚和同事们终于完成了当天桥梁设备的检查任务。打开梁箱盖,又看到了“久违”的阳光,他们都不禁猛吸一口新鲜空气。远处,又一趟载满旅客的列车驶来,即将穿过黄河大桥。车上的旅客不会知道,桥下面有这样一群人在黑暗中不断前行、努力,为他们守护着脚下的桥、轮轨下的铁路。

  于海 李珂 马瑜阳 田锋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