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许玲:调研路上写出好提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连跑了十几所职业院校:从浙江到山东,再到宁夏等地。多处实地学习交流之后,“调研太重要了!”这位奋战在职业教育领域多年的“老兵”感慨,自己“对职业教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今年是许玲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七年。对于这位老委员来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调研建议一定程度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去年履职期间,许玲根据实地调研执笔了一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材料,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去年12月,教育部在一次调研期间举办了小型座谈,请许玲等专家谈一谈如何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材料一路送到了国务院,得到了领导的批示。
“这让人感到非常振奋。”许玲说。
职教“老兵”许玲发现,随着重磅文件的接连发布,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行至水深处,“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得到梳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资源还存在分散不均的矛盾。
调研过程中,许玲发现多个部门支持院校在实训基地上多重发力,一定程度阻碍了资源的统筹。她认为:“需要协调职业教育的支持资源,形成统一合力,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力量。”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体系也存在多体系并行的问题。如职业技能证书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许玲发现这两套证书体系的同步运行给院校和企业都带来了不少困难,“企业不知道哪一套证书更加权威,院校不知道要如何打造考取证书的培训体系”。
一系列调研发现的真问题被一一回复。这让许玲感到了全国政协委员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目前得知,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正在优化,证书体系也会更加统一,逐步形成一套体系”。
过往履职期间,许玲提交了不少提案,部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但这位全国政协委员有了更大的目标:“过去我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也有疗效,但是要真正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和学者更要关注体制机制的理顺,提出根本性建议。”
如今,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类型定位上,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
从履职之日起,许玲始终关注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今年两会,许玲还持续关注一个老问题:产教融合。
“如今产教融合领域不缺政策,也不缺氛围,更不缺理念。我们现在缺的是什么?是落实。”从第一年履职起,许玲便在全国两会上持续提交与产教融合相关的提案。
调研路上,许玲在企业中看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进程加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不仅提高了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提高了对数字化技能的要求。企业逐渐不再需要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人,而是需要数字化应用能力强、熟悉产业发展的人才。
在调研现场,许玲曾问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现在员工数目是多少?5年前的员工数目是多少?得到的回答是:5年来,企业产值和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但用工规模不断缩小。
“产教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职业院校需要把握最新市场需求,培养数字化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许玲说。
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仅仅靠工程师开一场讲座,学生走进一家工厂参观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许玲看到了产教融合的现实性难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不支持优秀工程师长时间在外授课。那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企业支持工程师进校园的行动。”
今年,许玲有了新的思考:第一,要加大一系列产教融合联盟、企业、试点的考核和评估。以往对政策落实的考查大多落在了职业院校层面,但这还不够。产教融合联盟如何落实国家政策,也需要进一步考察和评估。
第二,要进一步细化地方行政层面如何落实产教融合政策。调研之中,许玲发现部分地方行政部门对于产教融合的政策细则与中央发布文件的口径一致。这无疑会留下执行的“空白区”,如企业参加产教融合是否有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如何申请和落实?如何支持产业学院落地……
第三,她认为要学习高等教育的“破五唯”思路,转变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向,把指挥棒转移到关注产出成果和人才培养上。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是幸运的。我的工作和履职方向是吻合的。”见证了职业教育逐步深化改革,许玲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推动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要调研的事情还有很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