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发布时间:2024-03-04 11:04: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山河遗珍】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咚咚锵——”锣鼓钹镲声传来,声震古陂大地。香火烁烁,锣鼓喧天,双龙在前,蓆狮紧随……正月里,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古陂镇,传承了几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陂蓆狮、犁狮再次舞动起来,村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簇拥着狮队沿街驱灾祈福。

  循着激越的鼓乐声,狮舞追着金光,在空中滚、转、腾、翻、旋、跃、颠、扑,变换舞姿,一会儿伏身跳跃,一会儿腾空翻转,一会儿遥望星月……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鲜明,舞蹈也极富特色,在别处可见不到……”来自外地的游客庄女士专程赶到这里,为的就是体验地道的“客家味儿”。

  古陂蓆狮、犁狮是当地谢氏、黎氏创作的以狮子和牛为象形的香火狮,是全国罕见的与姓氏紧密关联的狮舞。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因这种狮的狮身是用两条草席连接而成,也因古陂客家姓氏中的“谢”方言与“蓆”谐音,故名。犁狮则起源于清末,当地黎姓人创作了一种模仿牛犁田的狮舞,用以表现农耕场景。

  “蓆狮、犁狮承载着信丰古陂谢氏、黎氏群众的一种理想信念、一种生活愿景、一种文化追求。”信丰县文化馆副馆长刘荣生说,蓆狮的出现源于家族祠堂落成时的庆祝活动。村民们制作、表演、观看狮舞,意在祈福送祥、驱邪辟灾,后来这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蓆狮、犁狮表演属于信丰的客家民系舞蹈,虽然动作原始粗犷,但它们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具有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古陂狮舞传承人谢达章介绍,“乍一看,可能会觉得它们粗糙、简陋,用的材料是草席、竹片、木片、稻草等。但要把这些东西组合成狮舞道具,却并非易事,大有‘变废为宝’之妙。”

  它们虽同称狮舞,表演形式与全国各地的狮子舞迥然不同:传统狮舞多是两人狮、单人狮,而蓆狮是由3人舞蹈,还有1位引领者与1位逗引者;犁狮则完全不是“狮”而是“牛”,有母牛小牛,还有扮作农夫的“扶犁人”。

  蓆狮、犁狮具有浓郁的赣南客家乡土气息,刚柔并济,加上其独特的舞姿和吉祥的寓意,深受客家人喜爱。它们融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于一体,象征劳动之美,祈愿瑞气临门。经数百年代代传承,蓆狮、犁狮已化为赣南客家人刻于骨、溶于血、藏于魂的乡愁。

  近年来,信丰县进一步加强了对蓆狮、犁狮的保护,把蓆狮、犁狮的制作工艺、道具、曲牌、习俗等资料均纳入保护范畴,重点打造古陂蓆狮、犁狮专题展览馆,为宣传推广蓆狮、犁狮文化,信丰县还开展蓆狮、犁狮进校园活动,并出版蓆狮、犁狮保护成果《橙乡古韵》等书籍。

  一面鼓两面锣,一个小镲一个钹。承载着客家历史、文化、记忆的古陂狮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芒。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3日 10版)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