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而来,布兰卡的“双城生活”
【机遇东方来】
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赵嘉政
“自从开通了这段高铁,我每天到首都上班,晚上回家和家人团聚……我的收入翻了一倍,每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增加了!”
提起匈塞铁路,家住诺维萨德而工作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工程师布兰卡兴奋地跟记者说:“中国为我们建设的这条高速铁路开通两年来,我家乡的经济获得了明显的增长,因为到我们这里来的人比以前多多了。”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由于种种原因,与欧洲其他国家连接的铁路几十年以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2022年3月19日,由塞首都贝尔格莱德至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一段8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顺利开通,让塞尔维亚迎来了高铁时代。
主要由中国企业建设的连接塞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是整个巴尔干地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而贝诺段则是该铁路中第一段建成通车的部分。贝诺段铁路开通两年来,共有约600万名来自塞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旅客乘坐了这一趟高铁,对于人口700多万的塞尔维亚来说,这个数字着实惊人。
高铁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让乘客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而塞尔维亚当地居民中更是有很多人就此过上了便捷的“双城生活”。像布兰卡这样买月票坐高铁,在双城之间通勤的市民,估计已有两万多。
“中国有句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以前我还不太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和布兰卡一样感觉到生活便利和收入改善的人,应该还有很多。
相比之下,知道高速铁路技术特点的人恐怕为数不多。事实上,中国高铁丰富的建设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在建设匈塞铁路过程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就拿正在建设的诺维萨德至塞匈边境城市苏博蒂察的诺苏段来说,中国铁路总公司采用了国内非常先进的各项技术,并严格按照当地和欧盟标准进行建设,保证各项参数和指标达到和超过了建设标准水平。
诺苏段于2022年7月1日开工,全长108.1公里,全线需要铺设轨道总计278公里,线路采用了中国生产的50米钢轨,实现了国产50米定尺钢轨首次出口欧洲市场。国产钢轨经国内铁路、海运及塞尔维亚境内铁路运输至铺轨基地。在这段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方建设了两个大型铺轨基地,采用成熟的全套国产固定厂焊装备,将50米钢轨焊接成200至250米长钢轨后,再使用CPG500型长钢轨铺轨机组和本邻两线长钢轨铺设机组两种方式进行铺设。
在铺轨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长钢轨铺轨机组机械化程度高,可一次性跨区间铺设无缝线路、连续作业时间长,可实现长钢轨铺设和轨枕布设同步进行。在第一条线路铺设完成、不需要中转的情况下,对邻线进行长轨铺设,节省换线铺轨牵引车折返时间,减少调车作业的次数,大幅提升了铺轨作业效率。为了加快工期,现在每辆铺轨机组每天都要来回基地两到三次,平均一天能铺设1.5公里左右轨道。
记者在铺轨现场看到,虽然这个铺设轨道的“庞然大物”本身长度超过了200米,但实际上只需要10个左右的工人与其“协同作业”,钢轨从铺轨机组上被自动拖放到轨道位置,工人则只需要打上固定桩,待后续进一步施工即可。
在高铁运行过程中,列车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全线路的信号和电气系统控制。中国企业提供的成熟的电气化控制系统,保证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能随时保持对前方所经路段情况的掌握。如果信号出现故障,列车能及时降速甚至停车,保证行车的绝对安全。
中国铁总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是中国高铁的成熟技术第一次在欧洲落地。在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高铁技术“走出去”尤为重要,而这些技术体现在从建设到运营的各个层面。匈塞铁路建成后,不但能提升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便利,更会大大提升当地国家铁路运行的技术水平。
塞尔维亚工程师马蒂亚向记者表示,几十年来,他们建设铁路、铺设铁轨都是采用人工操作,铺设速度慢,铺轨精确度低。现在看到中国先进的大型机械,他感到非常振奋。他从中国大型工业设备中看到了中国技术和中国质量,也从与中国企业合作过程中学到了高铁建设的知识和经验。他说,塞中合作不但是中国企业与塞尔维亚企业共同建设的过程,也是双方加深交流合作的过程。匈塞铁路不但给塞尔维亚带来了高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中国的高铁技术。
马蒂亚说,他相信,随着全线高铁的开通,塞尔维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像高铁一样疾驰。
(光明日报贝尔格莱德3月10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1日 13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