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激活高校团组织基层细胞
气氛严肃,却不乏坦诚交流;节奏紧张,但不失观点碰撞……这是一场省级层面的团建示范培育验收座谈会。验收组一方,阵容强大——一名高校党委副书记带队,率两名高校团委书记及团省委工作人员,围绕团建示范培育工作内容逐项查对,频频发问;被验收一方,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坐镇,校团委及重点院系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沉着自信,认真“迎考”。
“务实,且富有建设性” 是这场团建示范培育验收座谈会的关键词。
“我们开展的高校团建示范培育工作,目的是要规范、夯实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只有基层组织建强了,团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好发挥,作为团组织主业的思想引领才能更加有效。”共青团陕西省委学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2020年始,陕西高校团建示范培育工作每两年一个周期,至2023年9月启动第二轮培育,已实现了对陕西90余所高校的“全覆盖”。
“就陕西高校而言,基层组织虽然较为健全,但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在这位学校部相关负责人看来,团组织的活跃不能仅靠学校层面——“一所学校,校团委就那么几个人,即便一年做几项大型活动,也很难牵引到大面积的基层。”为此,团建示范培育将目标锁定三级层面:团建样板支部、团建标杆院系及团建示范院校。
作为第二批团建示范培育的验收组成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傅超已和验收组成员一起,走访验收了10所院校的团建示范培育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基层团组织凝聚力的增强。”
去年下半年,陕西共青团成立的9个验收组分赴全省各高校,对第二轮培育的18个高校团委、87个院系团组织、92个团支部展开现场核查验收。“验收组成员来自团省委机关及各高校,每组均由团省委领导或高校党委副书记带队,赴各校进行观摩理论学习、交流分享、团日活动等,还要结合验收工作召开座谈会、开展满意度测评、个别谈话及反馈验收意见。”傅超介绍。
“陕西共青团开展的团建示范培育工作,对于每一级创建都有着严格、规范的细化指标。”西安工业大学团委书记王守民告诉记者,这样的“精细化”,使高校共青团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中“凡事皆可对标、对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在为期1年的团建示范培育中,西安工业大学对学校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树立起“共青团工作是‘行走的思政课程’”的理念,全面实施了以领航工程、导航工程、护航工程、启航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四航工程”,并将“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精神根植于团员青年中,全面引领团员青年和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对西安工业大学的团建示范培育验收中,傅超观摩了机电工程学院基层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青年们眼中闪烁的光”令她极为感触:“生动、多样的形式让团员青年对理论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结合理论展开的科技创新、学科实践等活动,更是让大学生们收获满满,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尽显。”
机电工程学院团员冯正阳切身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不久前的主题团日活动中,冯正阳和同伴一起参加了团支部举办的“兵工楷模故事分享会”——“这样的活动每周都会举办,类似的还有团干部轮流上讲台、演讲比赛、重温入团誓词等,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结合主题教育开展的不同阶段,相关学习内容也会充分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团建示范培育实行的“交叉”验收中,很多被验收单位的团委书记同时也是其他验收组的成员,这实际上是在高校间搭建起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验收,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各个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层次定位,开展的活动形式各具特色。”傅超举例:有人文类院校推出红色小剧场、医学类院校走进社区义诊、电子信息类院校开展科创竞赛、金融类院校科普电信反诈……“这些都让曾经枯燥的理论学习落到了实处,也让团员青年更加了解国情、社情。”
依托“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和“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各级团组织每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学习;通过支部讨论、读书小组、座谈交流等形式,9.9万个基层团支部展开常态化专题交流;青年骨干则依托理论学习小组展开领学活动,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引导团员和青年在立足岗位作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据介绍,全省开展团干部专题宣讲,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开展国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在校大学生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一线实践……共青团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引领广大团员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