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88】“石室金匮”叩探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88】
光明日报记者 贾月洋
神秘,冷峻,肃穆。初识这座高大的灰砖建筑,未入其内,已心生敬畏……
这里,是位于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我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
既属皇家,规格自不必说。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设之初的它,四周还曾存有不少宫殿建筑。王朝更替、沧海桑田,周围的宫阙楼阁,多已不复存在,它却屹立不倒,默默守护着深藏其中的兴亡之鉴。
皇史宬是按照古代“石室金匮”理念建造的库房。
据记载,周公祷神,将册文纳于金縢之匮;汉高祖与诸将盟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梳理“石室金匮之书”,以成《史记》。皇史宬的存在,为当代人窥见上古时期的档案保存理念,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皇史宬虽为库房,却不是一般的库房!“别看这座正殿有些朴素,规格其实挺高的。”记者随工作人员在殿内游走,皇史宬的“神秘之门”被轻轻叩开。“你看,它顶上的脊兽有9个,比太和殿略少,和乾清宫的数量相当……”
穿过厚重的石门、幽深的门洞,抬头仰望,殿内见不到一根梁柱,四方的墙壁向上汇集,在东西墙的顶部各形成两道拱券。工作人员说,这座正殿整体为砖石结构,承重全靠石墙和顶部的拱券实现,原理跟石拱桥类似。数米厚的石墙既提供足够承重,又能有效实现隔绝水火。东西两侧还开了窗户,能够保障通风。这样一套设计,殿内的温度和湿度还能保持相对恒定。
记者低头望去,殿内的石台上,整整齐齐放置着三十多座方正的金色箱体,表面雕刻着龙形纹饰,虽经岁月打磨显得有些暗淡,却仍可以感受到皇家气势。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金匮吗?”
“没错!它里面其实是楠木,外面裹了铜皮鎏金,木质的匮体更有利于纸张保存,金属的外皮又可以防御水火。”工作人员解释,“整个正殿就建在一个1.4米高的石台上,正殿里的金匮又放在一个1.4米高的石台上,这样金匮离地面就有将近3米高,档案就不太会被水淹到,这都是设计上的细节。”
置身空旷的石室,穿梭于一座座金匮间。高大的台基、众多的脊兽、厚重的石墙、幽深的门洞,无不诠释着档案保管机构的威严。想象着金匮制成、档案入藏的场景,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皇史宬保存档案的能力,究竟怎么样?”记者不禁发问。
“应该说,‘石室金匮’这种保存理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首先说建筑本身,皇史宬建成至今将近500年,没有出现大的损坏;再说保存在这里的档案,主要是明清两朝的实录、圣训、玉牒等文献,根据我们的整理,整体保存状况比较好。”工作人员接着说。
说话间,工作人员带记者离开皇史宬,经正义路一路南行。“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去‘新家’!”
原来,清朝灭亡后,皇史宬归属几经变化,部分院落产权不清,一度存在私搭乱建现象。如今,皇史宬归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管理,2019年以来,乘着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东风,在首都规划委员会多次协调下,皇史宬腾退工作与一期修缮工程持续推进,至2021年均已完工。当年9月,皇史宬正式开放团体预约参观。同年,一史馆新馆建成开放,除保留小部分金匮进行展陈外,皇史宬保管的大部分金匮,与其他明清档案一道,转入现代化库房,得到更好保护。
我们抵达皇史宬所藏档案的“新家”——位于祈年大街9号的一史馆新馆。
“历史档案的长期保存,要求温度湿度尽可能恒定,这一点,古今相通,只不过古代是靠建筑设计,现在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一史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馆启用后,档案保存的温度保持在18℃左右,昼夜浮动不超过2℃;湿度维持在45%~55%,昼夜浮动不超过5%,保存条件大大改善。”
过去,皇史宬保存的实录、圣训等,是皇家机密,大部分人无缘得见。如今,包括实录、圣训在内的近480万件明清档案,都可以在一史馆内进行查阅。今年1月,一史馆新馆首次开放周六参观查档,每周常态化开放6天。持续开展的史料出版与全文数据库制作等工作,让历史档案跨越时空的阻隔,越发触手可及。这一切,都让曾经神秘的明清档案走出秘阁,走向公众。
“档案的保存当然很重要,但若是为了保存而关闭开放的大门,无异于因噎废食。”一史馆相关负责人说,“在当代,档案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信息资源,它就应该发挥公共信息资源的作用。在保证档案原貌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供社会查阅利用,特别是供学者形成研究成果,进而产生社会效益,这也是为历史档案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啊!”
“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秘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远者,莫不收贮其中,以防意外之虞。”出于这样的深谋远虑,“石室金匮”被古人创造出来,保护匮中的不朽文字,抵御室外的无情水火。时过境迁,旧日皇家禁地,一时机密之语,均已定格于斯,静候公众一览……
扫描二维码 叩探“石室金匮”的神秘之门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7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