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合集)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历史,滚滚向前。
近期,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格桑曲珍(Kelsang Chodron)
→点击此处,看看她的故事←
格桑曲珍出生于1934年,是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庆村村民。她的父母曾是当地庄园的朗生(农奴),因此她一出生就成为庄园的农奴。“早晨天不亮上山拾牛粪,夜里捻羊毛到深夜”,然而最可恨的是还要忍受饥饿,“每天只给一小勺糌粑,根本吃不饱,只能不断喝水填饱肚子”。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格桑曲珍迎来新生。她和丈夫先后育有4个孩子,如今,格桑曲珍与孙子和孙媳妇一起生活,孙子外出务工,孙媳妇在家照看老人。他们一家住在一栋二层藏式楼房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格桑曲珍说,现在的生活是过去想象不到的,想吃什么都有,只要肚子能装得下。
普次仁(Phutsering)
1944年,普次仁出生于现在的日喀则市白朗县所在地。父亲是“差巴”(为寺庙支差的人),母亲是“堆穷”(农奴的一类),靠务农勉强支付农奴主的房租和田租。全家人租了农奴主的一间土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滴水成冰。普次仁说:“有的农奴只能睡四面漏风的破烂帐篷,有的婴儿在牛圈里出生,当晚就夭折。”
13岁,普次仁迎来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那一年,他进入格萨拉康小学(现日喀则市第一小学)念书。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为雪域高原带来和平与安宁,也为普次仁开辟了更广阔的求学之路。“教育比珍珠玛瑙更加珍贵。”普次仁倍加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光。
退休以后,普次仁发挥余热,为拉萨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做校外德育辅导员。普次仁常跟周围人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更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斯曲旺姆(Sichod Wangmo)
今年85岁的斯曲旺姆,家住拉萨市当雄县公塘乡甲根村。斯曲旺姆曾是一名农奴,很小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那时草原上没有医生,得了病只能硬扛。回忆过往时,斯曲旺姆语带哽咽:“扛得过去就能活,扛不过去人就走了。”年幼的斯曲旺姆和外婆相依为命,作为农奴的她们没有自己的牛羊,不仅要替农奴主放牧,还要交种类繁多的税,很多时候只能靠乞讨为生。
1959年3月,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从分到草场和5头牦牛开始,生活就越来越好,”斯曲旺姆说,“就连自己走向草场的脚步都开始轻快起来。”
如今,斯曲旺姆的11个儿女各自组建家庭,曾经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家庭,已成为有着百余人口的四世同堂大家庭。
“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久一点,再久一点……”斯曲旺姆说。
扎巴旺旦(Drakpa Wangden)
扎巴旺旦出生于1944年,现居住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民主改革前,农奴被分为差巴、堆穷和朗生。扎巴旺旦一家都是“差巴”,在哲蚌寺的下属庄园里劳作。每年春种,青稞种子要向庄园主借;夏耘秋收,粮食被农奴主掠走,自己的口粮还得向庄园主借。
195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
和众多农奴一样,扎巴旺旦一家获得了土地、牲畜和住房,“我们开心地去干活,干得可起劲!”扎巴旺旦说,民主改革让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如今,扎巴旺旦老人在一所宽敞的新房里安度晚年,3个孩子也都接受了更好的教育,长大成人。
朗杰(Namgyal)
朗杰出生于1945年,从小就生长在现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所在地。在他生命的前15年,留下的记忆全是黑白色的。
朗杰回忆说,他最害怕下雨天,因为雨水会从满是漏洞的屋顶渗下,打湿唯一的一身衣服,第二天他就只能披着被淋湿的衣服,继续劳作。
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朗杰一家终于迎来了光明。
民主改革后,朗杰一家四口人分到了两间房,一头牛和四亩地。日子有了盼头,朗杰还学会了拉手风琴,成了堆龙德庆艺术团的成员。1974年,他拉着手风琴,来到首都北京演出,之后还到河北、成都、陕西等地去演出。
老人的四个孩子,大儿子退休前当过副县长,二儿子是社区致富带头人,三女儿是邮政局局长,小女儿留在朗嘎村。八个孙子孙女全都是大学生,其中还有一位是硕士研究生。
朗杰说:“我想象不到比这还好的生活。”
白玛(Padma)
白玛1942年出生于现在的那曲市申扎县一个牧人家庭,属于农奴中的“差巴”。他回忆,那时家里要为贵族放牧1000多只羊,得到的报酬仅仅是不够糊口的食物,记忆里小时候很少吃饱过,冬季只能用烂衣服裹脚充当鞋子。
195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白玛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好生活奋斗。70年代,白玛和同伴为向北寻找草场,在羌塘草原深处的嘎措湖边建设了新家园——双湖特别区嘎措人民公社(今双湖县嘎措乡)。1989年,白玛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随着双湖县实施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工程,白玛老人住进了山南市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的二层小楼,安享晚年。白玛说:“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奋斗,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益西桑珠(Yeshe Samdrup)
益西桑珠出生于1936年,今年88岁。
老人对于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帮农奴主去捡牛粪当燃料的场景,但每次的报酬就只有一点点糌粑,“用手指头搅一下就没了”。
“吃肉?”老人笑了,“怎么可能有肉吃!农奴主一扔吃剩下的骨头,我们就要跟狗一起抢!”拿石头凿开骨头,吸食骨髓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加餐”,老人哽咽着说,“白天当人要干活,晚上像狗要守家。”
1959年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益西桑珠终于从“会说话的动物”变回真正的人。他家里分到了30亩地,还分了房子和牛羊。
如今,益西桑珠全家儿孙加在一起有30多人。四世同堂的益西桑珠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比蜜甜。“村子里大家都在传我们这里要建成像拉萨城一样。”老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洛桑贡布(Lozang Gonpo)
洛桑贡布出生于1949年,今年75岁。在洛桑贡布童年的记忆里,家里穷困潦倒、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洛桑贡布一家是鞋匠世家。小时候,每天一睁眼,他就要起床跟着父母和爷爷学做鞋子。农奴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奴,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他说,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当时全家7口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里四个孩子,睡觉时共用一张床、一床被子。每人每年5“克”(旧西藏计量单位,1“克”约等于28斤)的粮食税,压得全家抬不起头,有粮交粮,没有粮食只能卖鞋抵税。
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
翻身得解放的洛桑贡布,在10岁那年成为拉萨市第一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从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后来,他还担任过居委会主任、城关区工商联会长、城关区商务局局长、拉萨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从农奴到国家干部,洛桑贡布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洛桑(Lozang)
洛桑生于1939年,是拉萨市城关区公德林街道居民。他的父母曾是功德林寺的差巴,8岁开始他就为寺庙支差,十几岁开始成为寺庙的骡夫,负责物资运输,寺庙每月给20多斤糌粑作为酬劳。“赶骡运输是个体力活,经常要翻山越岭,但给的糌粑就那么一点,经常吃不饱。”他说。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洛桑不仅获得了自由身,还分到了房子。当年,他给解放军带路追击叛军。1960年,他被任命为居民委员会主任,同年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来,他所在的居委会合并到雪社区居委会,他也先后担任了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如今,退休在家的洛桑与家人生活在一栋三层楼房里。洛桑说,平时在家照看外孙,偶尔到公园锻炼身体,日子过得非常幸福。
格桑玉珍(Kelsang Yudron)
1947年,格桑玉珍出生在现今拉萨市林周县所在地。当时,她家里八口人蜗居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的土房里。
一家人日出而作,为农奴主种田放牧,劳作到月上树梢是常态。结束一天的劳动,全家人饥肠辘辘,辗转难眠。长期的劳作和营养不良,让许多农奴染上重病。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1960年,格桑玉珍获得了去陕西咸阳的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学习的机会,用六年的时间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学成归来,她回到家乡,秉持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坚守岗位三十余年。
退休后的格桑玉珍加入了县文艺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闲暇时和三五老友在茶馆闲谈叙旧,格桑玉珍说:“现在的生活应有尽有,我感觉无比充实和幸福。”
只有经历了寒冬的人
才知道春天的温暖
如今
西藏的翻身农奴
早已过上了
祖辈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策划:赖向东、储国强
统筹:费茂华、晋美多吉
记者:晋美多吉、张汝锋、孙非、姜帆
旦增尼玛曲珠、丁汀、丁增尼达
参与采写:陈尚才、格桑边觉、普布次仁、黄智琪、刘洲鹏
海报制作:旦增努布
新媒体编辑:邓坚、方欣、尹栋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