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阅读”,在北语与词曲作家刘尊一起感受古典诗词魅力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说着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但古诗词教学却常常是语文课堂的难点。
在北京语言大学多媒体教室,一堂名为“唱读古诗学汉语”的课程大热,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们一边唱读高歌,一边形象地跟随着音乐做着手势舞动作,一首首古诗词经演绎后被各国留学生广为传唱。
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唱古诗学汉语”课程的主讲人为词曲作家刘尊。自2020年课程设立以来,这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受到来华留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他们的“古诗词唱诗团”还受邀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活动舞台上。
日前,记者走进刘尊充盈着诗书气息的办公室,感受他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在他看来,在“唱古诗学汉语”课程上,通过讲、读、诵、吟、唱,结合古诗词沙画欣赏、手势舞学习等授课形式开展的这种传统文化的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音乐阅读”。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学生们唱着歌学古诗,通过立体的阅读、音乐的阅读、有效的阅读,5分钟就能学会1首古诗词歌曲。一整节课下来,对于诗词的意境和手势舞也熟谙于心了。”刘尊说,在“音乐阅读”中,留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了解逐渐成为喜欢。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郁欣可从2022年开始跟随刘尊学唱中国古诗词。如今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她,每周五下午都会骑着单车赶到北京语言大学来上刘尊的课。目前,郁欣可已经录制完成近10首刘尊作曲的古诗词歌曲。
对于未来,郁欣可说,因为对中国古诗词歌曲的热爱,她准备毕业后留在中国,继续和刘尊老师学唱古诗词,并且希望从事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工作,让中国古诗词歌曲让她更多的家乡人听到和学唱。
2023年6月,“中外学生王安石诗词唱诵对话大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刘尊为总策划、导演和全部古诗词歌曲的作曲人。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致辞表示,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此次诗词大会是通过中外师生的“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的一种实践和尝试。
让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
其实,刘尊对于“音乐阅读”的探索始于10年前的一次书店之旅。
“当时很多小朋友家长来找我,说现在孩子们能唱的儿歌特别少,想让我帮他们写一些新的儿歌。在逛新华书店时,一套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让我有了灵感。”于是,就有了刘尊谱曲的第一首古诗词歌曲《望庐山瀑布》。
刘尊把这首歌教给家长后,歌曲很快就在孩子们中传开了。从此,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推着刘尊往前走。如今,不止是《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刘尊已完成中华古诗词作曲、演唱录制、出版近2000余首。
刘尊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为我们储备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财富。“谱曲成歌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用音乐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只是一名记录者和书写者,旋律就来自那个很遥远的年代。”
2000年,《用音乐学古诗》一书出版,该书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75首古诗词进行谱曲并组织演唱录制。这些古诗词由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翻译成英文,画家仇立权进行插图绘制,作曲选用了刘尊的作曲版本。
如今,刘尊创作的古诗词歌曲在校园中广为传播,数百所学校相继成立专门演唱刘尊作曲古诗词歌曲的唱诗团。
河北涿州,是刘尊的故乡。2022年,刘尊在涿州实验中学举办了一场3500名师生参加的“跟着刘尊唱古诗”公益课。师生同唱《登鹳雀楼》的壮观场景,至今让他动容。
感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对中国的孩子们,还是对国外的孩子们,都有着特别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刘尊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好感受古诗词意境,每次他带着留学生们赴各地演出时,都会为大家每人准备一套汉服。
汉服不仅是传统服饰,更是文化符号。对于当前的“古风热”“国潮热”,刘尊期待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能够一直延续下,让更多国际友人与当代青年,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实,带着青少年唱古诗的刘尊,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是一名当红流行歌手。在不断的跨界与突破中,他一步步成为了今天的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大学客座教授、小学艺术校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和大型晚会导演。多年来,他带动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唱诗,古诗今唱,唱出千百年前古人心中的纷纷扰扰,唱出千百年后今人心中的少年情怀。
“感恩祖先留给我们这些文化瑰宝,感谢新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刘尊表示,自己仍在推进古诗词歌曲创作,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他希望精心烹制的文化“美餐”能够带动更多人,一起感受诗词学习的快乐,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