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5月7日、8日在北京顺义大剧院,5月11日、12日在北京艺术中心,5月13日、14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剧场……进入5月,经过打磨和加工提高的新编京剧《齐白石》连续演出,不断接受观众检验。
《齐白石》是北京京剧院2023年度重点创作项目。该剧从近代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齐白石1920年代“衰年变法”切入,以京剧的表现手法勾勒齐白石艺术创作上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正是“衰年变法”,使齐白石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画风,也使近代中国画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2024年是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创排新编京剧《齐白石》,追求艺术地再现历史真实,将京剧与国画两大国粹艺术加以融合,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北京京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编京剧《齐白石》由著名编剧步川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傅勇凡导演,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作曲。此外,在舞美、服装、灯光、音效、舞蹈、造型、多媒体等方面也集结了业内优秀设计人士。强大的主创阵容为这出新戏打下坚实的“地基”。
2023年12月16日、17日,新编京剧《齐白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奚派名家张建峰饰演齐白石,甫一亮相,长袍拐杖,须发皆白,形神俱似,博得满堂彩。国家一级演员、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饰演京剧大师梅兰芳,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梅派名家窦晓璇与优秀青衣演员陈张霞分别饰演齐白石之妻宝珠,也奉献了精彩表演。
该剧在尊重京剧本体规律和表演体制的基础上,着力注重人物内心的开掘,运用外化呈现的方式将写实与写意灵巧融合。在剧中,每当齐白石陷入内心纠结、情绪拉扯时,便有“尘想”“神思”两个精灵出现,展开辩论甚至打斗,展现出齐白石的双面思绪。这不仅丰富了舞台呈现,也拓展了京剧人物角色的表达手段。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剧中不止一次出现的这首儿歌,从音乐上为该剧增添了趣味性。该剧音乐风格以“好听、好看、好玩”为宗旨,同时借鉴了北京民歌《对鲜花》《画扇面》等,并吸收了北京曲艺、京韵大鼓等元素。这些“京味儿”音乐元素与京剧声腔具有内在相似性,呈现出新意,流畅自然,不显突兀。
该剧还根据主演的行当、流派和个人风格有针对性地设计唱腔,如为主演张建峰清新雅致、委婉细腻、犹如洞箫之音的奚派风格设计了多个代表唱段。齐白石与梅兰芳相交甚笃,也深受梅兰芳艺术理念的影响,“衰年变法”也受到梅兰芳的影响。剧中以叶派小生塑造梅兰芳这一人物,也是对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尝试。
京剧《齐白石》的首演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剧场,演出现场掌声、叫好声不断。演出后,不少观众留言表达对该剧的喜爱。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观演后表示:“从《齐白石》的舞台呈现上,能够看出北京京剧院的艺术水准,以及对了解、继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作出的努力,值得表扬。”
首演以来,该剧多次组织专题论证,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积极听取观众建议,进行系统性加工提高和精细化打磨提升。加工提高后的该剧,突出刻画齐白石的时代性、人民性及家国情怀,着重表现齐白石“别旧我,做新我”的决心及“订单画匠”与“我自画我”的观念冲突,全方位展现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审美取向与艺术情怀。此外,新版《齐白石》还增强表现齐白石与梅兰芳的日常交往和艺术交流,如二人在艺术上互为知己,齐白石自创“红花墨叶”画法,自成一派,梅兰芳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创造出了花衫行当。
5月5日演出当晚,现场气氛热烈,观众鼓掌频频。散场时,不少观众流连回首,纷纷感叹“来值了”。有观众说:“和去年看这部戏首演的感觉又不一样了,表演和唱腔都更细致了。”前来观演的知名人士司马南评价:“大段内心戏将矛盾冲突内化,这契合了京剧塑造人物大段唱腔之需要,给京剧形式塑造齐白石的形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京剧的音乐、美术亦可圈可点,继承先辈留下来的京剧的经典内容,又有一些出彩的创新。”
5月11日观演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表示,此次北京京剧院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对北京独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创作出一部以齐白石的艺术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精品佳作,充分体现了北京京剧院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本报记者 罗云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