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网络中国节】长城脚下,和青年博主一起“京”彩民俗过端午

发布时间: 2024-06-09 14:42:00 来源: 光明网

  6月5日,“京彩端午 长城粽情”网络达人行走进北京市延庆区,20余位青年博主在这里感受长城文化,体验端午节俗与非遗技艺。

  下午14时许,延庆区柳沟村旅游咨询站外的广场上热火朝天、热闹非凡,一群老乡正捶打腰鼓、舞跃龙狮、“划”行旱船,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轮番上演,端午的节日气息越发浓郁。广场外,一群行到此处的青年博主、网络达人纷纷拿出手机、便携相机记录下这精彩时刻。

  “你们知道吗,这‘划’旱船可不容易呢!看表演者舞动起来轻飘飘的,可实际上这‘船’非常沉,我以前体验过,那时候有位小师傅说,要想熟练掌握这一技艺,至少要学两年!”青年博主张乃今一面录像,一面向身边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可不是么,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年博主吴茜也对旱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别人还在录像时,她已经穿过人群,来到旱船表演者身边交流了。

  “瞧,这个有趣,我们小时候都是自己动手做!”刘庆是位专注于亲子类短视频创作的青年博主,只见他来到石磨旁边,一面撒豆一面转动磨盘,不一会儿,一杯香浓的豆浆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他对同行的人说,以后要带自己的孩子过来体验,编编草绳、磨磨豆浆,让他从小就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下次给他讲讲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面记录,一面体验,博主们很快便行至长城脚下。仰望逶迤的城墙,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闫蔚和张乐然不禁感叹起古人的智慧。“长城不仅是建筑,它背后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它更像是一面庄严的图腾,深深烙印在中华大地上。”她二人均来自表演系,对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张乐然认为,表演到最后,比拼的还是文化。“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大家都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了解传统文化,可这终究还是隔了一层,只有真正走上长城,用手去抚摸岩石的肌理、墙壁的纹脉,才能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故事与古人智慧。”

  “端午节就要到了,舞龙、舞狮、旱船表演等民俗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氛围,走走逛逛,很长见识”,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京胡专业的副教授宋婷婷,十分关注对青年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她看来,培养学生、教书育人,就是希望他们以后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除了民俗表演,博主们还体验了包粽子、做艾草包、草编等有着浓郁端午味道的传统非遗技艺,一天的行程充实且有趣。

  笔者了解到,此次“京彩端午 长城粽情”网络达人行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邀请到20余位青年博主参与,通过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博主感受长城文化与端午节俗的魅力,并通过他们的分享让节日节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网友的生活与心田。(董大正)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