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发展可期
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发展可期
成功举办冬奥会对北京经济增长形成正向效应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疫情背景下举办冬奥会极为特殊,因为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对于境内观众而言,原计划公开销售门票的方式调整为定向组织观众现场观赛,最大限度保障了涉奥人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但门票收入毫无疑问没了。这是否会对冬奥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成功举办冬奥会对北京经济增长形成正向效应,是新的增长点。”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近日回应说,北京冬奥会对冰雪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水平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去年以来,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全市经济总量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
徐和建介绍说,在筹办过程中,冰雪旅游、体育赛事、教育培训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财政收入与改善民生相融合,促进交通、水利、市政、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等方面发展;与城市环境提升相融合,促进城市运行水平提高;与推广冰雪运动相融合,促进市民体质提升和冬季运动发展。
徐和建表示,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发展未来可期,北京将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举办更多国际冰雪赛事、群众冰雪赛事和青少年冰雪赛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从冷项目变热运动
冬奥会的举办,让群众冰雪运动迅速普及,从冷项目变成热运动,为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预计2022年北京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将达到1000万。”徐和建介绍说,冬奥会对北京冰雪产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青少年冰雪运动取得长足进步,如北京现在注册的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已超过5000人。
为激发市民参与冰雪消费的热情,北京市也出了很多实招。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介绍说,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引导促进冰雪消费。1月以来,全市发放冰雪体验券超过4.65万张;1月底,北京市体育局联合高德地图研制的“2022年北京冰雪消费地图”上线发布,为市民提供“千万专属打车补贴”。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冰雪场所开放54家,接待人次74万,同比增加253%。
而这背后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速,建成了一大批国际水准的冰雪场地设施。孟强华介绍说,2021年,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8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冰面数量达到49块,超额完成2022年目标。
发挥“双奥之城”优势
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标志着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徐和建透露,北京将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举办更多的国际冰雪赛事、群众冰雪赛事和青少年冰雪赛事。
“首先是高质量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孟强华透露,下一步,北京市体育局将持续组织好第八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赛事活动和2022年北京冰雪消费节活动。另外,筹备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完善青少年冬季项目U系列赛事体系,举办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和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
与此同时,积极稳妥筹办和申办高水平国际品牌赛事。在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疫情防控前提下,稳妥办好北京马拉松、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国际品牌赛事。
此外,举办丰富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办好全民健身体育节、“和谐杯”乒乓球等品牌活动,广泛组织健康走跑、骑行、广场舞等群众参与度高的赛事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局面,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留下丰富的冬奥遗产
“冬奥会对促进北京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徐和建看来,最直接的就是为主办城市留下丰富的冬奥遗产。新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光影流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傲视群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蜿蜒灵动等,这些场馆将现代奥林匹克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已成为主办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北京城市无障碍环境的规范性、适用性和系统性水平也都显著提升。
徐和建认为,冬奥会还会带动区域深刻转型发展。比如,首钢地区抓住冬奥筹办契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地标,创造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复兴的典范;延庆地区利用冬奥效应,促进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涵养区建设新样板;此外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京礼高速、京张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另外,冰雪科技长足进步,科技助力冬奥备战,产生一大批冰雪科技成果,为后续冰雪装备研制、冰雪运动训练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徐和建表示,相信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多筹办成果将为广大民众与主办城市发展带来更多长期收益。冬奥经济效应还将持续释放,“双奥之城”将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不仅有助于引进更多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更有利于吸引国外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来京投资兴业,为北京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