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扎根陕北53年 为县医院建起独立儿科

发布时间:2022-03-09 11:21:00来源: 新京报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

  扎根陕北53年 为县医院建起独立儿科

  3月8日,78岁的路生梅起了个大早,给即将中考的外孙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分享了自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最美巾帼奋斗者”的喜悦,并鼓励外孙女:“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要繁花似锦,有方向,有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1968年,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来到了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这座陕北小城的艰苦没有吓退路生梅,她踏实为基层患者服务,帮助佳县人民医院建立了独立的儿科科室。退休后,她还在医院和家中开展义诊,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

  在过去的53年里,路生梅放弃了多次调往大医院的机会,兑现了自己“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说,她会一直留在佳县,这里有她挂念的人们,“医生就像一只拴着线的风筝,线永远在病人手里。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3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发布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名单,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是其中之一,也是陕西省唯一获此荣誉者。

  “内心繁花似锦”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这一荣誉?

  路生梅:今年,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再努力,其他9位女性的故事真的令我很感动。总的来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最美巾帼奋斗者”,我的心情很激动,这是对全国妇女的一种褒奖。同时,我也很感恩,感谢党组织、各级妇联、亲友和老百姓们的支持。

  从本意来讲,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这些荣誉,但还是要珍惜这些荣誉。对我而言,这些荣誉也是一种压力,我的一言一行要对得起颁发荣誉的组织,对得起这份荣誉,要更加努力。

  新京报:你认为现代女性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路生梅:我认为,现代女性应该是美丽、善良、自信、坚韧、温柔的。首先,咱们现代女性本身是美丽的,那种干净利落的美;其次是善良,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人,学会为他人着想;还有就是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相信自己一定行;坚韧,会帮助我们渡过各种各样的难关;最后是温柔,以柔克刚,也是一种力量。

  新京报:妇女节你有什么祝福想要送给广大女性朋友吗?

  路生梅:我非常羡慕现代的年轻女性,她们比我富有,拥有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时光。人的一生,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不一定有成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祝愿广大女性同胞们,内心始终繁花似锦,有方向,有目标。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京报:1968年,你是因为什么契机去到佳县工作?

  路生梅:那年我24岁,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当时,也是为了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我决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京报:从北京到佳县,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路生梅:榆林地区是陕西最穷的地方之一,佳县又曾是榆林地区的贫困县,条件很艰苦。佳县三面是水,一面向山。县城在石头山上,出行得走很长的山路。陕北干旱,当地用水也比较困难,吃水、用水都得靠驴从黄河里拉。贫困还会带来不卫生的习惯和思想守旧,刚去的时候,确实有点不习惯。

  新京报:你是如何帮助佳县人民医院建设独立的儿科科室?

  路生梅:佳县人民医院是1947年成立的,刚开始都是民间的医生,后来才有了专业院校毕业的医生。医院里的医生不多,儿科医生更少了,我当时是整个榆林地区唯一的儿科专业毕业的医生。1981年,我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两年后又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儿科主治医学习班。我看到大医院里的儿科和内科都是分开的,而且分得细,就想把佳县人民医院的儿科和内科也分开。当时我们医院的住院楼建起来了,领导也接受了我的建议,把儿科和内科分开。1983年,我们医院有了独立的儿科科室,这样也更方便病人的管理,同时利于儿科医生专业技术的发展。

  新京报:进修后,你有机会去大医院,为什么选择留在佳县?

  路生梅:这个选择其实有考虑“小家”的原因,我的丈夫和两个孩子都在佳县,我当时不想离家人太远。另一个方面,我与佳县人,特别是病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时刻挂念着他们,这种淳朴的感情也放不下。而且,我来之前向组织承诺过,会长期留在佳县服务。既来之,则安之。

  “医生像风筝,线永远在病人手里”

  新京报:在过去的53年里,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病人?

  路生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我要到十几里外出诊,情况紧急。一路上,我摔了好多跤,差点掉进山沟里。那是一个麻疹肺炎合并心衰的孩子,家人看到我,仿佛看到救星。我立刻给他做了紧急抢救工作,又在他们家中观察了两个晚上,孩子的病情才稳定下来。麻疹的传染性强,我担心附近的孩子也生病,冒着雪出门排查。后来又发现了几个类似症状的孩子,集中救治,阻断了传染源。

  孩子们康复后,一位家长送了我一双亲手做的棉鞋。当时我觉得十分温暖,也深刻地意识到,这里的人们真的需要我。

  新京报:在这期间,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路生梅:我觉得自己对得起医生这份职业,问心无愧。如果当初我去了大城市的医院,可能在专业提升和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成就。但我这几十年服务于基层,也有不一样的收获。治好一个孩子,可能会影响他的整个家庭,甚至他的一生。

  当我看到那些被我治好的病人恢复健康,开开心心地生活,我就觉得挺欣慰的。还有一些病人痊愈后,同样走了从医的道路,治病救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有些孩子走出佳县,取得了一些成就,我为他们感到开心。当我们在其他城市相遇时,他们都对我很好,特别真诚。

  新京报:你退休之后,主要在做些什么?

  路生梅:1999年,我退休之后待在家中,有时候会去医院义诊。还有很多佳县的病人就到家里找我。来的大部分是病人,我也没有拒绝,也不收他们看病的钱,他们自己出去买药就行。孩子生病,对家庭来说都是困难,咱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新京报:你有没有估算过在佳县救治过多少患者?

  路生梅:没算过,太多了,也算不清楚。我现在走在路上,有孩子喊我“路奶奶”,也有人喊我“路阿姨”,还有人喊我“路姐”。蛮多家庭的几代人,都来找我看过病。三八妇女节我还收到两份小朋友用橡皮泥做的蛋糕,觉得很开心。

  新京报:你已兑现“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诺言,未来有哪些打算?

  路生梅:今年是我来到佳县的第54年,我会继续留在佳县,为病人们服务。我年纪有点大了,也比较习惯这里的生活,不再适应北京那种快节奏的生活了。佳县的人们需要我,我也还有能力去为他们做点事情,希望能继续尽自己的一份力。医生就像一只拴着线的风筝,线永远在病人手里。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实习生 王烨烜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