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护边夫妇的一万多个驻山日夜

发布时间:2022-05-06 11:12:00来源: 工人日报

  护边夫妇的一万多个驻山日夜

  第一次见到吐尼牙孜夫妇时,映入眼帘的是他们通红的脸庞,这是常年上山的痕迹。一身迷彩服衬得人精神抖擞,两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印证了他们质朴的生活。

  夏特古道横穿新疆天山南北,是北疆到南疆一条著名的古隘道,它北起伊犁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温宿县的破城子,全长120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破城子边境检查站护边员一号执勤点是进入夏特古道的必经之路,吐尼牙孜·买买提夫妇就驻守在这里,至今已有一万多个日夜。

  “边防派出所的警官到乡里做宣讲,需要安排人去不远处的大山巡逻,防止有坏人进来。”今年54岁的热扎古丽·毛拉买提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1995年,阿克苏地区响应国家号召,为更好地守护边境安宁,公安边防各支队入乡寻找合适的牧民担任护边员工作。

  望着广阔的青青草地,看着家里的羊群,丈夫吐尼牙孜·买买提有些“心动”,他对妻子说:“我们可以一起去山里,一边放牧,一边巡逻。”为了支持夫妇二人的工作,吐尼牙孜·买买提的父亲还主动担负起照顾两个年幼孙女的责任。

  随后,吐尼牙孜夫妇和另外两户人家一起搬进了离家40公里的夏特古道英买里地区,一住就是28年。

  刚入山时,眼前皆是荆棘丛林,没有自来水和电,仅仅是在地窝子安家落户就极具困难。该走哪条路巡逻、负责哪些地方、如何做好安全保障,这些更是未知数。作为第一批进山的护边员,三家人就住在地窝子里,夏天喝融化的雪水,吃山间野菜和自家养的牲畜;冬天就凿冰窟取水、熬雪水,吃干馕。

  2007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来洪水,冲垮了吐尼牙孜·买买提的房子、羊圈和出山的道路,12年来的积累毁于一旦。洪水持续了半个月,他们和外界断了联系,夫妇俩又回到了最初进山的状态,靠挖野菜、接山水生活,相互鼓励坚持了下来。

  “我有时候也和他说,要不我们下山去吧,孩子也在身边。”看着当初一起上山的另外两户下了山,想念孩子的热扎古丽向丈夫也提了建议。“再坚持坚持,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护边是国家大事,这山里总得有人守着”。吐尼牙孜·买买提耐心地鼓励着妻子。看着坚定的丈夫,热扎古丽·毛拉买提也选择了坚持和陪伴。

  “走了28年,现在这条边境线上哪里有山洞、哪里视野好、哪条路最好走,我都清楚得很!”从无到有,吐尼牙孜夫妇俩硬生生从荒凉的山里走出一条上山路和无数条巡山路。如今,古道上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山谷,吐尼牙孜·买买提都能叫上名字,已然是夏特古道行走的“活地图”,也成为了一代代戍边民警的“引路人”。

  在夫妇俩的带动下,辖区群众积极加入护边员队伍,护边员执勤点也有所增加。据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处殷华介绍,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筹资,给护边员配备了卫星电话、对讲机等,方便护边员随时联系边境派出所或警务站,有关部门也划拨资金,用于建造护边员执勤用房、羊圈、蔬菜大棚等,让护边员执勤点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

  以前每次出去巡逻都是三五天不能回家,现在早上十点出门,沿着熟悉的路走一圈,吐尼牙孜·买买提当天就能回到执勤点休息。“现在我一个月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家里还有70多只羊,日子越过越好了。”吐尼牙孜·买买提高兴地说。

  看着党员骑行队的红色旗帜,热扎古丽有些腼腆地说:“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入党。”进山前,热扎古丽就是共青团员,后来常年守在山上,和山下缺少联系,入党的心愿也就渐渐放下。生活改善后,热扎古丽带着丈夫一起向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破城子边境检查站的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前,在护边员分队队长吐尔洪·买买提的推荐下,吐尼牙孜夫妇都成了入党积极分子。

  吴铎思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