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海南文昌侨村:孝道美德传承百年 农旅融合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2-05-10 16:1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海南文昌侨村:孝道美德传承百年 农旅融合焕发新生

  中新网海口5月10日电 题:海南文昌侨村:孝道美德传承百年 农旅融合焕发新生

  记者 张茜翼

  “连心路”“齐心坝”“团结渠”“同心闸”“婶嫂井”……在海南侨乡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茂园村,这些有着特殊意义名称的基础设施,是村民口口相传的骄傲。近年来,茂园村将传统文化、乡俗美德融合一体,协力建设美丽乡村,焕发出新生机。

  茂园村全村仅20余户村民。记者近日走进茂园村,这里树木环抱、绿意盎然。百余年来,茂园村以“一家有难,全村帮忙”、“济困扶危,人人担当”为祖训,形成兄弟团结、婶嫂和睦、互帮互助、孝老爱亲、讲求信用的良好村规民风,流传着许多为村民津津乐道的孝道美德故事。

  “茂园村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公坡镇党委副书记林云向记者讲述道:在清朝同治年间,茂园村一位叫韩升陛的年轻人考中武举人。因家中母亲病重,为伺母行孝,韩升陛选择延期赴任。他的孝行故事传遍十里八乡,人们常以此故事教导子女。

  茂园村是个侨村。20世纪20-30年代,茂园村人将海外奋斗的所得回报家乡。他们将建房所用的木材、地砖、水泥,一船一船地从南洋运回。如今,茂园村民居宅院鳞次栉比,格局各具特色。

  茂园村的“孝子桥”是泰国华侨韩秋华1997年捐建的。当年,韩秋华之先祖母符氏,常回娘家照料患疾双亲,因符氏不谙水性,其子坚持每天背着母亲过河,留下一段佳话,后人韩秋华触景生情,筹建石桥一座。

  近年来,从茂园村走出去的华侨华人纷纷回乡投资、建设乡里。他们和村民一起捐款6万多元,建起一座“齐心坝”,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一起为水北小学教育慈善会出资16万多元,为茂园村教育基金会捐助11万多元。

  记者在村内走访发现,多户村民民居的大门上挂着“敬老典范”“敬老之家”“孝第”等门匾。村民韩秀元是村里的“敬老典范”。据介绍,韩秀元是家中长子,家中还有3个弟弟,均娶妻生子。多年来,四婶嫂之间和和睦睦、孝老爱亲,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年迈的母亲,而且对村中多位卧床不起的老人同样照顾有周,成为村里的美谈。

  “诚”文化是茂园村另一个特色。今年70岁的村民韩汉泉说,茂园村主要收入靠每年冬季种植辣椒和反季节瓜菜。风调雨顺之年收成好,村民收入高些。但若遭遇天气恶劣或市场价格低迷,经济就下降。茂园村信誉好,村民到农村信用社贷款,每逢收获出售辣椒后,及时归还贷款。因此,2003年,茂园村被文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评为“信用村”,村民不需要任何担保手续,就可以贷款。

  韩汉泉说,茂园村有着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村里建有微信互助群。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茂园村,村民们在重建损毁房子后,纷纷捐出余下的水泥,大家出工出力,一起修建了一条长100米、宽1.5米的“连心路”。

  村里有一口古井,名为“婶嫂井”。“这个井讲的故事是,有两家的婶嫂,都一大早起来给一个孤寡老人挑水,争先照顾孤寡老人。”韩汉泉说。

  “村民亲如一家。大事大家商量,小事一笑了之。”村民小组副组长潘菊仙说,“从老一辈就树好了榜样,对后代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传承。”

  如今,茂园村成为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试点村、海南省三椰级美丽乡村、文昌市公坡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当前,这个小村庄正谋划农旅融合发展。林云说,村里成立了种养综合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牧草和水稻、养黄牛和文昌鸡等种植养殖业,探索出一条产业致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完)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